学佛, 关于第六识意识:独头意识是怎么现起的? 请用缘起性空的角度说明.

关于独头意识网上的资料比较少, 也没人说得清楚. 从网上得知, 此独头意识分为四类(散位,狂乱,梦中,定中), 这四类看起来也好理解. 但对"散位独头"有点疑惑,

问题1: 比如看到一朵花, 未加分别, 这是眼识的作用, 然后我分别它为牡丹, 这是第6识意识的作用, [我再联想到以前有人送过我一朵牡丹, 我很喜欢, 而送花的那个人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 ] 这些种种的联想属于"散位独头"吗? 请了解的师兄详解.

问题2: 第6识经常会浮想联翩, 比如想起一个人, 然后想到那个人的各种故事, 再由故事想到电影, 再由电影想到小说等等. 在浮想联翩时的因与缘是什么? [注意,在学习因缘时我们知道"独因不长, 独缘不长", 所以单独由一个念头是不可能生起另一个念头的, 它需要缘, 但貌似在浮想联翩时除了前一念外并没有其它因缘,我对此非常困惑 ]

问题3.佛法的根本是缘起性空, 所有一定要有因有缘才能现起一个法. 但这个独头意识好像是自己就贸然就出来了, 不需要什么因缘, 请知道的师兄从这方面分析一下, 独头意识现起需要什么因与缘?

问题1:看到花后,想起某人送花给你,然后又联想很多东西出来。这是第六意识的功能,它背后的推动力是第七意识的习气惯性,第七意识缘的是八识里面的种子。你看到花是一个外缘,这个外缘激活了你第七识里的习气,习气又刺激助缘了第八识里面种子的成熟、变现、释放。
2:浮想时,如果没有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接收外界的刺激信息,而是头脑里突然出现的,那么这个突然出现的第一个信息,就是独头的,通过这个独头信息又衍生出很多其他信息,后面的就算不上完全意义的独头了,有点类似联想了。前面说的出现的第一个信息,它也是有所缘的,它缘的是第七意识的惯性习气,还有第八识里的种子。
前五识接收的信息,基本上都是现量,后来因为现量而不断衍生出来的信息,就是比量和非量。浮想连篇的内容,多是非量和比量,但是它的开始往往是现量,现量助缘后衍生非量比量。这个过程的背后,是第七意识习气惯性推动的,缘的资源多是八识里的种子。
另外要说的,在没有经过前五识刺激助缘时,头脑里无缘无故突然出现的第一个信息是不是现量?对这个问题我也是存在争议,有的资料上说是,有的资料上说不是,我目前暂时先把它当现量去看待,当然了这种认识肯定是存在争议的。
(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9

通俗地讲,散位独头,就是心散乱时的东想西想,凡夫几乎时时刻刻都有这个“散位独头”,特别是闭着眼睡不着的时候最多了。这些东想西想与眼、耳、鼻、舌、身没有关联,凡夫闭目养神的时候,心内都是这种散位独头

浮想联翩的独头意识,缘的就是八识田中川流不息的种子。不仅散位独头是缘八识田中的种子,梦中独头也是缘八识田中的种子,种子如瀑流,这个缘可是源源不断啊,怎么会没有缘,细细思维,任何一个独头意识的升起,都与我们的过去有关,这些“过去”的影像在心中奔腾不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第2个回答  2014-01-11
我所学比较少,不敢说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就我所学瞎谈谈第二第三个问题

你提到了浮想联翩的情况,这作为果,他的因是非常复杂的,不只是前一念。

你不妨思考,若是一头畜生看到一只牡丹,它是否会浮想联翩?如若它没有浮想联翩,那就意味着浮想联翩的因不只只是“看到一只牡丹”。

你不妨再想,若是另一个人想到“以前有人送过我一朵牡丹”,他是否会浮想联翩?他浮想联翩时所想和你所想是否一样?如若不一样,那就意味着浮想联翩的因不只只是想到“以前有人送过我一朵牡丹”。

事实上,人的任何一个念头都来源于意识,意识来源于末那识,末那识来源于八识中的习气,习气则源于之前的所有行为,一般来说,如果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一念之因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乃至无数个,作为凡夫根本不可能分析清楚。

这一劫中唯识的起源,本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说法,讲法对象是兜率天中的众菩萨和天人,由无著大师听讲后还于人间再将所闻整理成书。所以唯识中很多内容都是我们凡夫所不可思议的,这就意味着学唯识还是建议要到有唯识传承的寺庙请教里面的僧众。
第3个回答  2018-07-23

我只看过金刚经,下面的回答权当讨论。

    我所理解的第六识就是很普遍意义的意识,是思维活动。所谓“散位独头”是指“意识活动是可以离开感官的”的思维特质。反过来说,感官离不开意识。

    问题1,联想,想象属于思维活动。所以属于“独头意识”

    问题3,你低估了思维的复杂性,我们脑海中所有的想法,都是一系列意识和潜意识的结果,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立体的。这与佛教所说的“诸法无我”是一致的。这其实就已经回答了你“缘起性空”的问题

    回到问题2,如果仅仅是浮想联翩,信马由缰的意识,这本身也许并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你没察觉出这些意识流的意义和缘起所在。而大多数情况是,优秀的思维者会思考自己的想法从何而来,也许是出于自己的欲望,也许是出于以往的经验。

第4个回答  2014-01-11
师兄想要成为佛学研究者还是想要修行得解脱?如果是想要得解脱,就把这一切放下,佛说分别名相是“入海算沙徒自困”,没有一点意义。当然,有益于戏论。等你修行到一定次第,自然会明白这些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