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地方怎么管理(农村的管理制度)

如题所述

1、元朝的行政架构为:行省下设有道、路、府、州、县。县以下在城市设立坊;在农村设立社。

2、元代社会的基层行政设施,是通过社制和坊里制的推行而确立起来的。社制又称村疃制度,是元朝在农村的蒙、汉地主统治机构的基层组织。

3、元朝,在县一级下面设立两套行政组织(与驻防军相结合):城关的坊里制;农村的村社制。
①坊里制:于城内分若干片,名曰隅(如东西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隅下设坊,置坊官、坊司。坊下设里或社,置里正、社长;有的设巷而不设里,置巷长。
②村社制:于县下设乡,置乡长;有的设里正而不设乡长。
乡之下设都,置主首。主道名额是:上等都四名,中等都三名,下等都二名,均视户数多寡而定。都之下设村社。社的户数,率以五十家为准,除驻防蒙古军、探马赤军外,蒙古军由各自千户的士兵编成。探马赤军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拣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
户数超过五十家者,待增至一百家,添设一社长。不满五十家,则与附近村落相并为一社。地远人稀处,难以相并的虽不满五十家,准自立一社。亦允许三村、五村合并为一社,其社长由适中之村,择一人担任。
社长的职责在于劝督本社农民"务勤农业,不致堕废"。严禁社长率领社众"非理动作聚集",社长应监督农民聚众集会,有不服从社长劝告者,"从本处官司就便究治"。坊里制和村社制在实行的过程中逐渐合二为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7
元朝采用行省制度增强地区的管辖。“行省”,所辖大都仅一路或数路之地,与农村相仿。追问

能否有具体的农村管理,如是否是一个村庄有一个满民,接受供奉;不能有刀......

追答

元朝的乡村管理制度,北方的农民成立了“锄社”,后在大约1270年的时候,政府下令在汉地(即汉人居住的地方)立社:规定五十家为一社,以“年高通晓农事有兼丁 者”为社长,这种“村社”制度,以后遍行南北各地,与里甲制度并行,成为元朝统治和剥削农民的农村基 层组织,但在鼓励农业生产方面也起了一些作用。
社长制度或说村社制度,本为元政府为劝农耕作而设的一种制度,但是,其社会角色渐渐转化为乡村的管理者。元朝的乡村管理制度,分为乡、都,分别由里正和 主首担任管理的头目,村社中则是社长。

第2个回答  2012-10-17
以汉制汉,分化管理,加强监督
第3个回答  2012-10-22
每个村派蒙古人直接统治。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