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重点

如题所述

初二物理重点
1.掌握长度测量方法,正确使用刻度尺;
2.机械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
4.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5.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规律及特点
7.光的折射现象
8.凸透镜成像规律
9.理解质量的概念。
10.知道测量质量的方法、正确使用天平。
11.理解密度的概念——物质的一种特性。
12.掌握密度的计算及应用。
13.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
14、理解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摩擦力的概念知道两力平衡的条件(有关力的概念的理解需不断反复加深,才会逐步掌握,不能急于求成)
15、二力平衡的条件
16、物体的惯性
17、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8、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
19、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及计算
20、大气压强的测定
21、 什么是浮力
22、 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第一章、 声现象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可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3、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4、在15°C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5、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6、声音能够被反射,当声音被高大物体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多,我们就听到了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人耳就可以听到回声(空旷的地方);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秒,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则使原声加强(狭窄的地方)。
7、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8、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
9、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
10、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小于20HZ的叫次声波,大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1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
12、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声音还是有区别的,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13、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4、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其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5、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16、引起听觉的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耳朵鼓膜的振动。
17、控制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8、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分别是: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19、人的耳朵能判断出发声体的方向,这是由于双耳效应。立体声也是运用了双耳效应原理。
20、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传递信息的例子有:声呐、B超等;传递能量的例子有:清洗精密仪器、清除体内结石等。
第二章 光现象
1.光沿直线传播。
2.光由7色光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
3.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即折射。
4.光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第三章 热现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一般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3.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叫量程。温度计每一小格所代表的温度叫分度值。
4.温度的单位一般用摄氏度表示。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气化,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哎,实在太长了,打不完了。不过这些也够你学的了,加油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29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1、记住的物理量
物理量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光在真空的速度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 人体
正常
体温 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电流表的量程
和分度值
分别为:
数值 340m/s 3×10^8 m/s 100℃ 0℃ 37℃ 35-42℃
0.1℃ 0--3A
0.1A 0--0.6A
0.02A
2、知识要点
一、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中最慢。
二、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强弱),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三、1、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超过50dB。--(听、学、休,9、7、5)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四、1、声能传递信息,如:隆隆雷声;超声波检测;听诊器听诊;声呐探测。
2、声波能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粉碎结石;清洗零件。
五、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射击时三点一线;排队看齐;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
2、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
3、光年是最大的长度单位(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
六、1、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七、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像虚、等大、等距、垂直、左右相反)
2、应用:练功镜、潜望镜。
3、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牙科医生用镜,天文望远镜的反光镜。
4、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汽车后视镜,马路拐弯处的观察镜。
八、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如:水中筷子变弯,池底变浅,钢笔错位,海市蜃楼,提前看日出,凸透镜成像。
2、光垂直于分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空气中角较大)
4、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九、1、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5、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6、白色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白色不透明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
十、1、红外线:太阳光谱红端以外人类看不见的光,应用:
(1)热作用强。照相——有助于诊断疾病;夜视仪——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浴室暖灯。
(2)穿透能力强。遥控器;监测森林火灾;地质勘探。
2、紫外线:太阳光谱紫端以外人类看不见的光。特性:
(1)化学作用强,照相底片感光;
(2)生理作用强,能消毒、杀菌;
(3)具有荧光效应,防伪。应用:鉴别古画;验钞;摄影;消毒、杀菌。
十一、1、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平行光具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平行光具有发散作用。
3、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4、透镜焦点(F)到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f),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u),像到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v)。
十二、1、实像的特征:
(1)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2)能用光屏承接的像;
(3)实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
(4)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像。
2、虚像的特征:
(1)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2)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的像;
(3)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照相机照相时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物距大于像距。4、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会聚光的作用;平面镜起反射光线(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屏幕相当于光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放大镜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十三、1、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安装: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u>2f(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2)f<u<2f(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3)u<f(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3、成像规律概括: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十四、1、眼球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看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应佩带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3、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后,应佩带镜片是凸透镜的眼镜。
十五、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凸透镜。物镜——投影仪,目镜——放大镜。2、望远镜,物镜——照相机,目镜——放大镜。
十六、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2、实验室里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酒精、水银、煤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2)待示数稳定后,且玻璃泡仍留在被测液体中读数;(3)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3、体温计是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量程:35℃至42℃;分度值:0.1℃。它有一段很细的缩口,能保证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示数不变。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用力向下甩,使水银退回玻璃泡。
十七、1、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状态从一种变成另一种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晶体的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晶体的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处于熔点和凝固点的晶体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
十八、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散发到空气中去;且水在沸腾时要继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3、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吸热,使周围的气温降低,具有致冷作用。4、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如:雾、露、“白气”的形成;(2)压缩体积,如:气体打火机液体、火箭的液态氧和液态氢、煤气罐里的煤气。
十九、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常见的升华现象:(1)冰冻的衣服变干;(2)卫生球变小;(3)用久的灯丝变细;(4)干冰升华吸热进行人工降雨和人造烟雾。3、常见的凝华现象:(1)霜的形成;(2)雾凇的形成;(3)窗冰花的形成;(4)用久的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二十、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2、自然界中只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正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道理制成的。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5、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符号“e”,e=1.6×10-19C。6、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大地,人体,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7、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
二十一、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负电荷或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2、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做电路。(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电炉、电风扇等,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连接各元件的导体)。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是闭合的;(2)有电源。3、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画电路图时:(1)导线要画得横平竖直;(2)元件要分配均匀,不能画在拐角处;(3)所画的电路图要有棱有角,最好呈长方形。4、在连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
二十二、1、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如:节日作装饰的小彩灯。串联电路的特点:(1)只有一条电流路径;(2)用电器互相干扰工作;(3)只用一个开关就可以控制整个电路,且开关的位置不会影响其控制作用。2、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如:家庭电路、路灯。并联电路的特点:(1)不止一条电流路径;(2)用电器互不干扰能独立工作;(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上的用电器。
二十三、1、电流(I)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1mA= A,1μA= A。
2、电流表是实验室里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器,正确使用规则:二要(一是电流表要与被测部分串联;二是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二不(一不: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最大测量值);二不:电流表不允许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三看清:(读数时,一要看清使用电流表的量程,二要看清所使用电流表的分度值,三要看清指针指零的位置)
二十四、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个支路电流之和(I=I1+I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04
初二物理重点
1.掌握长度测量方法,正确使用刻度尺;
2.机械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
4.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5.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规律及特点
7.光的折射现象
8.凸透镜成像规律
9.理解质量的概念。
10.知道测量质量的方法、正确使用天平。
11.理解密度的概念——物质的一种特性。
12.掌握密度的计算及应用。
13.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
14、理解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摩擦力的概念知道两力平衡的条件(有关力的概念的理解需不断反复加深,才会逐步掌握,不能急于求成)
15、二力平衡的条件
16、物体的惯性
17、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8、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
19、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及计算
20、大气压强的测定
21、
什么是浮力
22、
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第3个回答  2019-08-08
不知你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将整个初中阶段的重点给你,仅供参考
1.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3.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5.尝试将物质的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6.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7.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8.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9.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
10.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1.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13.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14.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1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6.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17.知道阿基米得原理
18.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19.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20.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21.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22.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23.理解机械效率
24.能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某些热现象
25.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6.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7.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8.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29.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30.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1.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注:这里的重点知识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以及近几年中考“年年考”的知识点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