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道的吗 ? 急啊!!!!!!!!!!!!!!!!1

拿破仑战争的影响2,民法典的特点 3,拿破仑统治的特征```

拿破仑时代和法国大革命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分割的,拿破仑就是在法国大革命中成长和崛起的,拿破仑政权在形式上无论是执政府还是帝国,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权,是为法国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拿破仑战争必然具有革命性和侵略性、争霸性的双重性质。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参加反法同盟的欧洲大陆各君主国害怕法国革命会引起本国革命,自己也落得与路易十六同样的下场,因而十分仇视革命的法国,他们要设法扑灭法国革命以恢复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拿破仑政权则是以战争的手段来维护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从这个角度看,拿破仑前期战争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这些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

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就其侵略性来说,拿破仑曾把比利时、荷兰及意大利一部分合并为法国领土;他入侵埃及,攻打莫斯科,还想霸占西班牙,以及派兵远征海地等,都是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的体现。此外,当拿破仑征服一个国家时,便强迫被征服国家降低关税或干脆取消关税,以利于法国商品的倾销。同时,他也从被征服国家中夺取原料和财富。所以这些都有利于法国的工商业发展。拿破仑还在被征服国家的学校中强制推行法语,加重人民的捐税,大量地征兵,用被征服国家的人力、物力来扩大他对欧洲的侵略。就其争霸性来说,资本主义的英国担心法国强大后会与它争夺欧洲和海上霸权,就积极联合欧洲各封建君主国,组织反法同盟,以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因而拿破仑与英国的战争,是两国之间为本国资产阶级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而与俄国的战争也是要争夺欧洲的霸权。所以说,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

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于1804年公布施行。经过多次修订,现仍在法国施行。它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 ,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1870年以后,在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

法典内容 《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通过。法典除总则外,分为3编,《法国民法典》第一版封面共2281条。第一编是人法,包含关于个人和亲属法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二编是物法,包含关于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在静态中的民事权利客体的规定。第三编称为“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编。内容颇为庞杂:首先规定了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其次规定了债法,附以质权和抵押权法;最后还规定了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实际上,该编是关于民事权利客体从一个权利主体转移于另一个权利主体的各种可能性的规定。

立法原则 这部法典可以用3项原则予以概括:自由和平等原则、所有权原则、契约自治原则。

①就自由和平等原则来说,该法典包括两条基本的规定。第11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指非政治性权利,包括关于个人的权利、亲属的权利和财产的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1974年改为18岁),到达此年龄后,除结婚章规定的例外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这就是说,在原则上,每个人从成年之日起,都享有平等的民事行为能力,虽然关于这种能力的享有在法律上定有某些限制。

②就所有权原则来说,法典第544~546条给与动产和不动产所有人以充分广泛的权利和保障。所有权的定义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国家征收私人财产只能根据公益的理由,并以给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补偿为条件。不论是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人,都有权得到该财产所生产以及添附于该财产的一切物。这一规定使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可以自由地使用、收益和出售,同时农民的私有土地也得到了保障。该法典还规定了对他人财产的用益物权和地役权,这对小农经济是重要的。

③契约自治,或称契约自由原则,规定在第1134条中:“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除非该契约违反了该法典第6条所说的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才不具有法律效力。契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的一致,其目的在于产生某种法律上的效果,或者将所有权从一人移转于他人,或者产生某些债务,或者解除当事人先前缔结的债务,或者只是改变已经存在的一些约定。该法典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意思表示的一致以等于法律的效力,来使他们以自己的行为产生相互间的权利义务,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法律地位。所以,契约自治,也称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契约一经合法成立,当事人必须按照约定,善意履行,非经共同同意,不得修改或废除。契约当事人的财产,甚至人身(该法典原来规定了对违约债务人的民事拘留),都作为履行契约的保证。基于这些观念,立法者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契约义务的强制履行、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履行迟延、债务人的破产程序等等。

在《法国民法典》中用1000多条条文来规定契约之债,可见契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性。契约自治也是在形式上平等和自由的名义下实行的,并且是自由和平等原则的逻辑结果。对于这个原则,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予以深刻的批判。

随着100多年来法国政治、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 ,该法典也经过100多次修改,以不断适应新的情况。

法典的影响该法典在不少资产阶级国家里有颇大的影响。首先,在1804年原属法国因而自该法典施行之日起即属于它的效力范围的一些国家中适用,比利时和卢森堡现在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的法典。该法典在法国的某些前殖民地中也仍在施行。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现行的民法典,部分以该法典为基础,部分以《巴黎习惯法》为基础。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自1825年起采用了该法典,不过作了若干修改和补充。其次,有些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例如,1838年的《丹麦民法典》是依据该法典制定的,1940年的《希腊民法典》也是以该法典为范本的 。最后,还有很多国家的民法典在编纂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该法典的影响,如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1867年的《葡萄牙民法典》、1889年的《西班牙民法典》、1855年的《智利民法典》、1869年的《阿根廷民法典》、1916年的《巴西民法典》等。

《德国民法典》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德意志帝国在1896年制定的民法典 。1900 年1 月1日施行,以后为德意志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继续适用。这是继《法国民法典》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第二部重要的民法典。它继承罗马法的传统,结合日耳曼法的一些习惯,并根据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而制定,因而在内容上超出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法律原则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需要。但它在某些地方仍保留了德国容克地主经济的特点。在立法技术上, 它与 《 法国民法典》有所不同,用语明确简练 。全文共 2385条,分为 5 编:总则、债务关系、物权、亲属、继承。另附施行法 218 条 ,多系适用法律的规则。 这部法典的部分条文经过多次修改 ,纳粹统治时期修改较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亲属和继承两编修改较大。其他 3编,也为一些单行法所修改或补充 ,但法典基本内容未变。这部法典对一些国家法律影响很大 。瑞士、奥地利、日本、泰国和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法典 ,都在不同程度上参照了这一民法典,因而西方法学界认为 ,《德国民法典》在大陆法系中是与法国法系并立的德国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章》,承认大革命所确立的经济秩序和自由权利。法国的经济开始从多年战争的破坏中恢复。1824年查理十世继位后倒行逆施,背弃《宪章》,激起社会上普遍的不满。1830年7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代之以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普为国王的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实行立宪君主制,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政府残酷镇压30年代初的工人运动(如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和共和运动,以确保资产阶级的秩序。工业革命开始展开,纺织业和铁路建设发展较快。40年代,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日益增长。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在工人中迅速流传。中小资产阶级要求扩大选举权。政府拒绝改革,激发了1848年2月革命。七月王朝被推翻,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年革命的显著特征是工人阶级为争取权利而奋勇战斗。工人代表也进入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对此深感恐惧。是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遭到残酷镇压。12月,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利用农民对拿破仑的迷恋,当选为总统。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翌年,加冕称帝,自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拿破仑三世稳定了法国政局,鼓励经济发展。在第二帝国时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成为欧洲的工业大国。政治体制也由50年代的专制帝国演变为60年代的自由帝国,议会的权力逐步恢复,出版、集会、结社和罢工等权利被肯定。共和运动、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逐渐兴起。拿破仑三世为谋求军事和外交威望,参加了一系列对外战争,1870年9月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成为俘虏。9月4日巴黎人民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此诞生。

1871年3月18日,坚持抗战的巴黎工人发动了起义,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公社只存在了72天,但它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9世纪70年代以后,自大革命以来的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斗争进入最后阶段。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之差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以法律形式把共和制度确定下来。1886—1889年布朗热将军因鼓吹对德复仇和推翻议会制度而名噪一时。共和派政府果断地平息了事态。1894年犹太军官德雷福斯被诬陷判刑,1898年,该案件触发了全国性的保卫民主和人权、保卫共和国的政治斗争。这一时期,法国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航空和汽车工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农业发展也比较缓慢。法国金融资本发达和集中,被称为“二百家族”的法兰西银行大股东分别掌握着各垄断企业。

法国工人运动在巴黎公社失败后经过10年才复苏。1879年盖德和拉法格创建法国工人党。90年代出现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的独立社会主义者联盟。在米勒兰入阁事件上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分裂形成两派,到1905年合并为统一社会党。工团主义在工会中具有重大影响。

在19世纪末瓜分非洲的活动中,法国夺取了相当本土10倍的领土,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大国。在欧洲外交中,则准备对德复仇,先后与俄、英缔结协约。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的法国历史。开端标志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说为1899年“保卫共和国”政府的成立。可分为4个时期。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战后从德国手中获取新的殖民地,扩大殖民掠夺,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得到德国巨额赔款(至1931年达80亿金马克),经济恢复和发展较快,1921—1929年工业生产增长1倍多。战后初期革命运动一度高涨,1920年法国共产党诞生。政治上实行多党制政体,常由观点相近的政党联合进行竞选和组阁。1924—1926年,第一次出现由激进社会党等组成的“左翼联盟”执政,采取允许公务员组织工会等扩大资产阶级民主的措施,反映资产阶级统治策略的调整。外交上力图削弱德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代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结盟以防范德国。1923年,与比利时共同出兵占领德国鲁尔。欧洲大国地位逐渐受到削弱。1924年后推行对德和解政策,接受道威斯计划(1924),签订洛迦诺公约(1925),签署非战公约(1928)。

1930年爆发经济危机,持续至1935年。工农业生产和外贸大幅度下降,失业人口剧增,社会矛盾激化,法西斯势力活跃。1934年2月6日,数万武装法西斯分子包围议会所在地波旁宫,企图推翻共和国。人民阵线运动兴起。1934年7月,共产党和社会党签订“统一行动公约”,实现联合,次年7月与激进社会党等左翼政党组成反法西斯人民阵线。1936年6月,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推行进步的改革措施,起到阻止法西斯上台的作用。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巴尔都任外长期间(1934年2月—10月)采取对德强硬政策,试图联合苏联遏制德国。后逐渐转向绥靖政策,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9月签订《慕尼黑协定》。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后,虽于3日对德宣战,实际上宣而不战,战备松弛。1940年5月,德国攻入法国,英、法联军溃败。6月22日,贝当政府投降。东部和北部由德国占领,贝当政府迁往南部城市维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国防次长戴高乐在伦敦开创“自由法国运动”,进行抗战。国内抵抗运动蓬勃发展。1943年,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在阿尔及利亚成立,为抵抗运动领导核心。1944年6月改组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法军和内地军与盟军配合,至1945年3月基本解放法国。

法国光复后,临时政府解除人民武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1946年10月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7年5月将议会第一大党共产党排挤出政府。政党斗争激烈,内阁更换频繁,政局动荡不稳。经济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化政策,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接受马歇尔计划,1948年工业产量达到战前1938年水平。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发起组织欧洲煤钢联营和“共同市场”、“欧洲原子能联营”。企图恢复殖民统治,发动印度支那殖民战争(1946—1954)、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和镇压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的战争(1954—1962),致使财政枯竭。外交上追随美国,参加冷战,加入北约,国际地位下降。

1958年5月,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在阿尔及尔发动叛乱。6月1日,戴高乐再度出山组成新内阁。9月,第五共和国成立。此后政局较为稳定。自1958年起,戴高乐长期担任总统。1968年爆发“五月风暴”。1969年,戴高乐辞职。在其任内,法国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求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反对美国充当欧洲霸主,1966年退出北约一体化军事机构。发展独立的核力量,倡导欧洲合作,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实现法德和解。与苏联东欧保持良好的关系,1964年和中国建交。经济上进一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68年国有化企业资本占全国资本总额的33.5%,居西欧首位。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1960—197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5.6%。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经济持续萧条,左翼政党力量大增。1981年,社会党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密特朗出任总统。

现代法国的文化继承了历史上的优秀传统,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流派繁多,成果硕硕。文学上的主要代表作有:罗曼·罗兰的《欣慰的灵魂》、路易·阿拉贡的《真实的世界》、安德烈·纪德的《伪币制造者》、娜塔利·萨洛特的《金果》等。在哲学上,法国涌现出两位存在主义大师阿尔贝·加缪和让·保尔·萨特,他们著有大量哲学著作、小说和剧本,影响巨大。(杨宁一)法国人民阵线运动(Faguo renmin Zhenxian yundong)

法国人民组成统一战线反对法西斯主义的运动。30年代初,法国法西斯势力猖獗。1934年2月,数万法西斯分子向国会大厦进军,企图推翻共和国,夺取政权。为有效地打击法西斯势力,1934年7月,社会党和共产党签订《统一行动公约》。1935年7月14日,包括社会党、共产党、激进党在内的69个左翼党派和团体举行反法西斯集会和游行,标志着人民阵线的正式形成。1936年1月,人民阵线公布其纲领,在4—5月的议会选举中获胜,取得多数席位。6月组成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人民阵线政府,进行社会改革,解散法西斯组织,实行每周劳动40小时法,提高工资,改善工人的福利待遇,保障工会权利,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部分军事工业国有化,国家监督法兰西银行。人民阵线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社会党和激进党与垄断资本妥协。1937年2月,政府宣布暂停实施人民阵线纲领。政府推行的绥靖政策在其内部引起严重分歧。1938年激进党人达拉第总理签订《慕尼黑协定》,10月将反对协定的共产党开除出人民阵线,11月激进党亦退出。人民阵线瓦解。该运动对于制止法国走上法西斯化道路,推进社会经济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法国近代史 法国现代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