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创建时期

如题所述

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陆机:《文赋》的出现,正是文学摆脱经学附庸地位而得到独立发展之后,在大量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结晶。《文赋》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
贾思勰:《文心雕龙》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等说法,虽不完全是刘勰的独创, 《文心雕龙》
但对文学语言的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相互统一的审美特征,作了比前人更为具体的说明。刘勰还看到,诗文的内容不是一般经典的道与理,而是和理、志、气相联系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与“文”相结合的有“采”之言。两者的关系是:“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它们相辅相成,形成质文统一的完美的艺术。而这种统一在创作过程中是通过“神思”达到的。
钟嵘:《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他对诗的看法一是强调赋和比兴的相济为用,一是强调内在的风力与外在的丹采应同等重视。这和刘勰的看法大体接近,仅仅在对比兴的解释和重视程度上略有不同。 而且钟嵘反对用典。
萧统:《文选》的优点﹐比起同类型的其他诗文总集来﹐其影响远为深广。唐代以诗赋取士﹐唐代文学又和六朝文学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因而《文选》就成为人们学习诗赋的一种最适当的范本﹐甚至与经传并列。宋初承唐代制度﹐亦以诗赋取士﹐《文选》仍然是士人的必读书﹐甚至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陆游《老学菴笔记》)。王安石当国﹐以新经学取士﹐此后《文选》才不再成为士人的课本。然而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精粹选本﹐其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则依然不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0
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第2个回答  2012-07-02
刘勰的《文心雕龙》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