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为什么不向山西乔家求救呢?

如题所述

说起胡雪岩的失败,很多人归咎于李鸿章。不过其实胡雪岩失败除了自己投资失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中国正面临一场金融风暴,此时包括山西乔家在内的各大小钱庄、票号都在苦苦求生,他根本借不到钱周转。

胡雪岩的兴起,得益于两任浙江巡抚的帮助

胡雪岩是晚清时候有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出身贫寒,靠着勤学苦干逐步积累了一些家业。不过胡雪岩真正开始发达,是在结识了湖州知府王有龄以后。胡雪岩通过王有龄的关系代理湖州公库,并利用湖州公库的资金在湖州兴办丝行,收购生丝运到杭州出售,然后把钱解交藩库

这么一来胡雪岩就等于利用不用支付利息的湖州公库给自己做生意,自然是获利丰厚。更重要的是此后王有龄官越做越大,最后成了浙江巡抚,胡雪岩的生意也是水涨船高。

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后,胡雪岩又通过帮助王有龄筹办军粮军械,掌握了浙江藩库的财政大权。王有龄死后,胡雪岩又结识了继任浙江巡抚左宗棠,并通过帮助左宗棠打理钱粮、军饷获得了对方的支持。

此后浙江藩库的所有开支都由胡雪岩代理,而浙江的官员也将私人资金存入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他因此获利丰厚,后来进军药业和商号,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胡雪岩依靠左宗棠崛起,自然和左宗棠的政敌关系不好

胡雪岩投靠左宗棠以后,借助左宗棠的势力做生意自然是事半功倍,这是他成功的首要因素。但是他既然和左宗棠走的这么近,那么自然和左宗棠的政敌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好。而当时和左宗棠唱对台戏最厉害的,莫过于李鸿章了。

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晚清名臣,两人都是恃才傲物之人,彼此之间又官职相近,不免有了几分意气之争。特别是此后海防、塞防之争时,左宗棠和李鸿章都从自己利益出发,互相攻击对方,一时闹的不可开交。这两大集团里的官员自己也是互相敌视。

而且李鸿章也有自己商业上的助手,就是盛宣怀。当时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盛宣怀和胡雪岩在上海都有不小的生意,彼此间难免有些竞争。

所以胡雪岩和李鸿章、盛宣怀之间的关系非常糟糕。

胡雪岩囤积生丝失败和1883年股灾引发的金融风潮,才是他失败的真正原因

胡雪岩和李鸿章、盛宣怀之间的关系不好众人皆知,因此胡雪岩后来倒台时,才传出了是李鸿章、盛宣怀暗中搞鬼的说法。

不过实际上胡雪岩失败的诱因是他在1882年斥巨资囤积生丝,想通过垄断生丝出口从而控制价格牟利。然而当年欧洲各国生丝丰收,对于中国生丝需求下降,胡雪岩囤积的生丝全部砸在了手里,导致资金被大量占用,周转不灵。

原本按照胡雪岩的身家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生丝还是可以变现的,只要给他一点时间,把生丝卖掉,那么最多也就是亏一点钱,不至于破产。但是次年恰逢中法交恶,战争有可能爆发,市面恐慌,引发了虚高的大清股市崩盘。

此前很多钱庄、票号因为股市连续暴涨,因此都大量投资股市。现在股市暴跌,各钱庄、票号损失惨重。消息传出民间恐慌心理加剧,出现了挤兑风潮。胡雪岩名下的钱庄也受到波及,遭到挤兑。

更糟糕的是清政府里官员担心自己在钱庄、票号的存款受损,因此纷纷将藩库存银和私人存款取出。一些保守官员甚至提出要求禁止钱庄、票号代理藩库,钱庄、票号进一步受到打击,纷纷破产倒闭。

1883年十月,胡雪岩的泰来钱庄在杭州、上海两处的分店首先因为挤兑而倒闭。到了十一月,胡雪岩阜康钱庄最主要的杭州、上海和北京三地分号也因为资金不足,无力应对挤兑风潮宣布暂时歇业。

此时在阜康钱庄有存款的一些大臣为了保全自己的存款,纷纷提出将胡雪岩家产清查,以便赔付损失。

在阜康钱庄存款的有恭亲王奕䜣、协办大学士、总管内务府大臣文煜等朝廷重臣。面对这些人物左宗棠都忌惮三分,胡雪岩不过是他理财的一个助手而已,自然不愿意因为他得罪恭亲王奕䜣等人。所以最终左宗棠坐视胡雪岩破产,并未帮忙转圜。

左宗棠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可能帮忙了。更何况此次金融风潮波及全国,全国钱庄、票号因此破产的超过半数,山西乔家虽然没有遭到太大损失,不过也是自顾不暇,不可能帮助胡雪岩了。

所以最终胡雪岩被抄家清算,在饥寒中去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