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先后顺序排列:元宵节七夕节春节重阳节

如题所述

元旦,即公历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被中国称为“新历年”或“阳历年”。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晋书》中,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时开始定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时期定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定农历1月1日为“春节”,并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元旦一词在中国已经使用了4000多年。
除夕,即农历每年末最后一天的晚上,也称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会忙碌地清扫庭舍,迎接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夜,人们常常通宵不眠,称为守岁。在这一天,家里家外都会打扫干净,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除夕对华人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指的是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即农历正月初一,也称为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举行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庆祝活动。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将“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重要民间习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即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是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之一。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