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察举制度和唐代的科举制度的区别和优缺点?

如题所述

察举制是地方长官在地方上辖区内考察,选举人才并推荐给中央。科举制度就是由中央通过考试来考察人才。
察举制的优点:
1.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
2.察举制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察举科目很多,有孝廉、秀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孝悌力田等不下十几种,而且又让熟悉地方情况的州郡长官亲任察举官,这就能把各类人才作为察举对象,选士任官,这无疑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治。
3.察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与军功制相比更加明显。在察举制下,察举权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而在军功制下,极易出现地方诸侯“功高盖主”的现象,对皇权造成威胁。
4.察举制在其实行之初一般能保证被察举者的“质量”。被察举者有一年任期,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
弊端:
1、在察举制下,虽然察举科目很多,但天下之大,贤人之众,不可能把所有贤人都推荐给朝廷,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贤才被埋没在乡村野氓中,终身未得任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
2、对士人道德品质的考察是察举制的前提,但这不易作好,因为很难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中肯的评价。人的道德品质须通过对他言行的长期考察才能得出较客观的评价,而且这种言行还可能是假的,抑或他以后发生蜕变。
3、察举制广泛推行,地方乡闾因之有了评议之风,“清议”名士好品评臧否人物,不重实际,空发议论。这种恶劣风气还遗留给了后世,在魏晋时尤为明显。
4、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科举制度胡优点:
1、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这一点不难理解,同时呢也带给社会上一股读书的风气
2、从个人角度来说: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从社会角度来说,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让他们明白考科举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
缺点:
1、成为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有利工具,考什么国家定,而科举考什么人们也就学什么,。
2、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
3、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
大部分,是网上拿的,小部分是自己的意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0
就考生之来源来说:汉代察举,选拔时以德行为重,故规定州都长官,对民间有以孝行道德闻名,受人赞颂者,或有以廉洁著称的官员,皆可察举至中央政府。至於唐代科举之考生,则有三种来源:一是由京师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及算学)二馆(弘文馆及崇文馆)及州县诸学出身的为「生徒」,那些并非由学校出身而自觉有才的,可「怀牒」自己先试州县,及第後再获选往京师,与「生徒」同试於礼部的称为「贡举」。至於由天子不定时下诏选拔才德之士而亲试「策问」的,称为「制举」。

再者,就当时所设的考试科目来说:汉代察举,可以分为「常科」与「特科」
两种。「常科」为都国选举「孝廉」与州郡选举「茂材」。「孝廉」即「孝子」、「廉吏」的意思,重视士子的孝顺行为表现及官吏的廉洁正义的行为为主,「茂材」则以士子的才干、节义作为选拔的标准。至於「特科」则为「贤良方正」与「贤良文学」、明经、明法、「勇猛知兵法」及「明阴阳灾异」等特殊技能。至於唐代科举所设的科目,较汉代为多,而以明经、秀才、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为常选。高宗永徽以後则以明经、进士为主。明经科考帖经、经义、时务策等项,进士科则先试诗赋,继而试以经义、最後则试时务策等。此外,尚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秀才、童子等科目。

至於在中式後授官方面:汉代士人经荐举後,仍须接受「策试」。「策试」可以分为「对策」与「射策」两类。「对策」即命题考试,内容以政治及经济事项为主,以观其文辞的高下。「射策」则属随机抽问,以测试投考者才能的优劣及其随机应变的能力。至东汉顺帝时,由於选举「孝廉」的人数太多,左雄便提出限年龄考试的办法,规定孝廉年龄若不满四十,便不得察举,并且必须试以「家法」及「文史课笺奏」,以选拔人才。大概来说,汉代的「茂材」,可获任县令等级的官职。至於「孝廉」,则获拜为「郎官」,先在中央学习,接受训练,然後才选派出任适当职务。

唐代科举,诸生则必先试於「礼部」,中式後才获送往「吏部」复试,主要考「身(体貌)、言(辩论)、书(书法)、判(文理)」四项,称为「释褐试」。「身」是指观察考生的样貌,为官者必须仪表端正。「言」是指观察考生的言辞,为官的必须善於辞令。「书」是指观察考生的书法,为官者常书写公文,故文笔及书法必须端美。「判」是要求考生凭案例,考识见,因为古代行政与司法不分,地方官必须兼理狱讼,故必须有判断能力。四项合格後始得正式入仕,授以八品或九品的官职。

而且,在选士态度方面:汉代重视乡举里选,以道德操守为尚,尤其是孝德、廉洁方面,难以有划一的准则,故较为主观。唐代则准许考生「怀牒自荐」,所设科目又较为实际和包括多方面的才能,如明法,考法律内容,明算考有关数学问题等,考生须凭自己的实力去撄取功名,较为重视实才,故比较客观。以上都是汉代,察举和唐代科举不同之处。

汉代察举制和唐代科举制均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入仕政府的机会。汉代自武帝开始,规定各郡每伞需要从所属地方拣选「孝子」和「廉吏」各一人,上报中央政府,以供给他们进入政府工作的机会。而孝子和廉吏当中,不少本为布衣,察举制便为他们提供了晋身政府的机会。唐代科举制,全国上下无分身份,只要有志入仕,便可以「生徒」资格或「怀牒自列」,参加省试,及第後登上官途。自此,无论是高门大族或是寒门子弟,皆可透过科举考试进入政府,因此两者皆令政权开放,寒门与大族均有入仕机会。

另外,汉代察举制和唐代科举制皆打破贵胄垄断政治的机会。汉初的惯例,担任丞相的必定先封侯,当时有「无功不封侯,无侯不拜相」之语。故汉初朝廷中重要的职位皆由贵族充任。察举制正好打破这种政治垄断的局面,因为即使是出身寒门的士子,可透过郡守的荐举透入中央政府,而他的黜陟也是依靠个人才干。至於唐代初年,高门大族在政治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一般士子已可以透过应考科举,在公平竞争下一展才干,继而出仕,进入国家权力核心,此所谓打破政治垄断之体现。

总括而言,汉代察举制和唐代科举制有著自己一套严谨的方法来选拔人才,以为国用,从而发挥稳定政权的作用,然而唐代科举考试的出现,现体了较为客观公平的选士方法,实为时代的一大进步,故为宋元明清各朝的沿用。
第2个回答  2012-04-09
简单来说,汉代的察举制度是一种推荐官吏制度,以被推举者所在的郡县里有地位的乡绅和官吏的推荐为主要标准,主要考察被推举者的品德。而唐代的科举制度则是以考试为标准的选拔官吏制度,考查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一般来看,在古代中国以宗族关系为主的社会背景下,科举制比察举制更能公平地选拔人才。但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来也僵化了,考试内容空疏,不再能选拔有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