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这首是什么意思?谁能帮我解释下

如题所述

字面意思

樱花从开花到凋落只有十天的时间,多彩的樱花好像在这个时节特意为我开放,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我百看不厌,每天无数次徘徊在樱花下流连忘返。偏偏天公不作美,柔弱樱花遭遇无情的风吹雨打,纷纷掉落在地上,这种悲哀现象世间常有,不知道我对她的哀伤之情是应该向天表白,还是和人来倾诉?

情感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深深的惋惜,对一切破坏美好事物行为的谴责。

这首诗为《樱花落》,作者是近代诗人苏曼殊

拓展资料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30

诗文大意是:

花期只有10天的樱花,意外灿烂开放。如此美景值得一天之内绕花欣赏一千回。

可惜,昨天夜里风雨偏偏疯狂,樱花纷纷掉落,不知道谁能替这美景哀诉此间的不平与哀愁。

诗句出自近代诗人苏曼殊《樱花落》。全诗由赏花的兴致,樱花的飘落,写到自己内心凄凉的感受,打动人心。

全诗内容为: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扩展资料:

1、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2、《樱花落》全诗描绘了作者赏樱花时的所见所感。樱花像是特意地为其开放的,“作意”使樱花在诗人笔下有了情感和生命,可是这么可爱的樱花偏遭风吹雨打,纷纷掉落,无人可诉此间的哀思。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26

诗的整个大意应该是:原来花期有10天的樱花灿烂开放,(作者)我意兴阑珊前去赏花,想为这如此美景即使是一天之内绕花欣赏一千回那也值得了。可是,昨天风雨来袭,摧毁了这盛开的美景,谁能替这美景哀诉这此间的不平与哀愁啊。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深深的惋惜,对一切破坏美好事物行为的谴责。引申到当时的社会,当然就是对黑暗社会打压人们的批判!

出自清末和尚诗人苏曼殊的《樱花落》: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拓展资料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苏曼殊也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这是他的作品得以风传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诗风格别致,自成一家。诗作现存约百首,多数为七绝,内容多是感怀之作,这种倾向在辛亥革命后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艺术上他受李商隐的影响,诗风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与感叹。

抒情则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状物则形象逼真,历历如见;写人则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例如:“柳阴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退潮。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确实不失为诗中有画、情景交融、清新秀丽的好诗。

无怪乎连郭沫若也说“苏曼殊的诗很清新”。他的小说则既保留了中国小说情节曲折、故事完整、描写简洁等优点,又吸收了西洋小说注重描写自然环境、人物心理、人物外貌等长处,从而提高了小说的文学性。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4-06
诗的整个大意应该是:
原来花期有10天气樱花灿烂开放,(作者)我意兴阑珊前去赏花,想为这如此美景即使是一天之内绕花欣赏一千回那也值得了。
可是,昨天风雨来袭,摧毁了这盛开的美景,谁能替这美景哀诉这此间的不平与哀愁啊。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深深的惋惜,对一切破坏美好事物行为的谴责。引申到当时的社会,当然就是对黑暗社会打压人们的批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4-06
《樱花落》
此诗作者是清末和尚诗人苏曼殊
樱花从开花到凋落只有10天的时间,多彩的樱花好像在这个时节特意为我开放,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我百看不厌,每天无数次徘徊在樱花下流连忘返。
偏偏天公不作美,柔弱樱花遭遇无情的风吹雨打,纷纷掉落在地上,这种悲哀现象世间常有,不知道我对她的哀伤之情是应该向天表白,还是和人来倾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