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描写环境优美的散文?请发给我,谢谢===急!!!!!

如题所述

我自己写的
《季节》
化雪
轻轻拭去窗前的浮尘,几点新绿掠过枝头,捎上几只轻盈的鸟儿,此刻也黯淡了大地那皑皑的积雪。

小心翼翼推开窗去挑弄第一抹鲜,感觉飘过的云朵也在舒心的微笑,一股脑儿扑向远方。
视野里的小溪似乎片刻间找到了奔流的激情,涓涓如跳跃的乐章感染着两岸的生灵,亦抚平了畸石的菱角,淌在岁月的河岸中。
圈出的年轮是否依然执着于葱郁的灌丛里,木刻了所有覆盖的盎然。

小心呵护的紫藤花在身边悄悄成长,可憔悴的影子逃不离路灯的映照。习风喜欢抚弄凋零残叶却没有伴着动听的乐曲,潺潺流水也无法经过有你痕迹的地方。
笙笛起伏,偏是三苞两蕊消得伊人沉醉,遮掩了心底脉脉的素昧。
阡陌
常半夜醒来,或许热闹的不仅是篱笆边鸣叫的虫趣,池边的蛙声也不甘寂寞的一片片袭来,栅栏围住了奇葩异草却无处安放遍野的生机,勃勃而羞涩。
仰望天幕布满的星辰,每每都能勾起我们对于神话的遐想,星光散落了一地,那会是野旷里孜然的萤火虫,不觉世事地弥漫在所有充满物语的夜色中。
绵延的海岸线在落日的余辉下敲亮了昏昏的灯塔,只为守候弄潮儿的归来,“大海不明白,像沙滩的脚印,眷恋还清晰,等待时间的掩埋。”

陌之桑,讴歌了整个遗忘的仲夜!
只能在沉淀的岁月中打捞往昔的恋情.拖起一堆面目全非的事情,忙碌着.发霉的甜言在烈日的同情下尽力地散发仅有的柔情,瘦弱的蜜语残喘着最后的气息,看不见昔日的真情。

落雨缠绵,汇成了怒逝的江河,如气势磅礴地诉说着历史的悲壮;盛妆缤纷,绘出了唯美的庄园,似多姿艳彩亦蛮横了泥土的气息。
傲骨
寒霜凝炼了菊的色素,一帧一帧的黄,化了蔓延的残绿。
夕阳似乎也流连于晚霞的映辉,伫立在山的一侧,无意勾勒出连绵的轮廓,在地平线的一瞬间,所有的记忆碎成了片,等待有心的过客拼凑。

起风的日子竟也吹拭虚掩的沧桑,日历也知趣的黄了昨日尽情的浮光掠影,原以为已破土的葵籽却也定格在播种的萌芽中干枯着,灰了色泽。

月光总喜欢斜倚在墙边的魁槐上,拉长了夜的姿态。相约在蔷薇架下的窃窃私语,难以抗拒月色的静谧,悄悄暴露了寄情的屏障,衬托出有过交集的影像。
鸟归巢,雁南飞,天之崖,海之恋,促徐徐,昭切切。
恋歌
喜欢是淡淡的喜欢,替代放低格调的剧情,“一颗真心向动人旋律前进”无法形容什么样的黎明才适合唤醒远处的曙光。
期待迟迟的落寞不会按捺预留的伏线,差一点就浓缩了那对熟悉的身影,经不住憔悴的痛楚,伤了心更烦恼了镌刻脑海不断呈现的剪影。

仿佛温柔的眼神温暖了太阳,拉近了人们与它的距离,三三两两懒散在日光下,呵出的雾气不愿打断凉飕的痕迹,结成颗粒,点点,染纯了周遭的空气。
孤舟停泊在摇曳的芦苇丛中,似乎一切都愿在此刻为了熟悉的气息奉献自己所有可以表白的语言。

静躺大地的伙伴们也在等待大地那温暖的怀抱,凭添一段肃穆的朽宿,呼吸也停止了,只为伊始时挥霍生命所赋予对周遭的深深的爱!
……
路,在拐角处蜿蜒,眼前,咖啡冲淡了暖和的灰,格子里的生活如搅拌后泛起的泡沫,再也抑制不了还有一种莫名的朝圣,浮浮沉沉,狂澜席卷过,褪去了巫山深处的琐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9
《春天》 朱自清
经常会有这样的春天,你待在屋子里无所事事。看着窗子外面的蓝天发呆。鸟一闪而过,去了你永远不知道的地方。
在云南北方的冈子上,一树树梨花像白色的火把那样斜插在红木的山地中,猛烈地燃烧,大风吹过,遍地是白色的火星子。与此同时,在云南之南,大河滚滚,波澜是蓝色的。两岸的低处和高处,阳处或阴处,干地或湿地,全都已经被花朵占领,它们正开得一片稀烂。花的脂肪从树枝上淌下来,阻塞了大河两岸的那些细小的支流,也阻碍了其他植物通向阳光的道路。
你当然曾经像一只幸福的蜜蜂那样闯入过这样的春天,但你毕竟不像蜜蜂那样,和花朵是一种在家人的关系。你进入春天,但你是出家人。你的道路与一只蜜蜂正相反。它偶尔撞入你的房间,它最终要找到返回春天的道路。所以,你一生中,虽然每个春天都听见花朵在山冈上号叫,但你只有很少的时间能亲抵现场。(后面自己可以再加上几句)
我曾经强烈地体验过这种残酷的无关,那时我在芒市附近的森林中,春月无边的夜晚,我独自一人,走过一座又一座铺满去年12月落下的,尚未腐败的树叶的冈子,地面被月光戳出无数的斑块,蜜蜂不知到哪里去了,一路上遇见无数的花丛,它们中的一些,当着的面打开,撬开烈酒罐子似的把气味放出来。这些花朵有些在月光中,有些在暗处,拼命地开放着,前赴后继,枯萎的才垂下,掉下,新的骨朵又打开了。仿佛有什么不可抗拒的诱惑在外面吸引它们,其实什么也没有,它们仅仅是要打开 ,要牺牲在盛开之中。在这美丽无比,安静,凉爽的春夜里,我却受着烦躁,闷闷不乐,像一只找不到活干的狼。
我又听见一朵马缨花“叭”的一声开放了,我忽然明白,我烦恼的根源是,我不想当人,我想当花,我要开放。我渴望作为花朵之一,与这个春天的故乡,吻合。
第2个回答  2012-04-12
《竹林深处有人家》
黄蒙田

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子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了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穿过一处最密的竹海,我们便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在这里可以越过先前路上的竹树顶看得更远、更高。举目四顾,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不可能看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那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竹子。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策。你看,那样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林构成的。陪我们来的当地的朋友却满意地笑了,他不是从画家的观点去考虑问题,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副其实的竹乡,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吗?这当然是件好事情。他是以竹林为家的护林员,是专管栽种竹树和保护竹林的。

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回过头来,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缕缕轻烟。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那位当地朋友说,那里有村庄,有人家,只是在竹海上面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到,如果不是烧饭的时候,就连这一点炊烟也没有。朋友,我们竹海里的村庄可热闹呢。

于是我们便向深藏在竹海里的山村进发。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再钻入竹海里,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比想像的要远得多。后来逐渐地听到鸡鸭一类家禽的叫声,知道山村近了,再后来又看见孩子们赶着山羊回来,我们已经踏进村庄的街道上了。在路边,在空地上,在人家的门口,几乎全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箬。竹乡里的竹材早就运到外地去支援经济建设了,只有这两样东西留在乡里进行加工。

有一点我是猜到了,竹乡里的房子,尽可能利用本地出产的竹材,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板。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家家户户用的,不论家具和器皿全都是竹子做的,这是走进任何一家人家首先得到的鲜明、突出的印象。放眼望去,凳子和椅子、台子、凉床、碗橱、衣柜、茶几、摇篮。鸡笼和兔笼,还有斗笠和各种用具,全都是各种竹子制成的,接山泉用的水管是竹子,甚至穿的鞋子也是竹箬做的。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到非常舒适。主人从门外抓一大把晾在匾箪里的盐笋子来招待我们,又用山泉水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我想,在竹林深处人家,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笋子更和谐更有情调了。

我们正要离去,忽然传来了女孩子们的欢笑声。那声音隐蔽在竹林深处,看不见人,声音却越来越近。后来她们终于拨开竹林出现了,原来是一群拾竹箬的女孩子回来了。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像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第3个回答  2012-04-09
《夏感》 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第4个回答  2012-04-08
-------------万芷萱:《冬雨》---------------

我喜欢冬雨,更喜欢冬天的毛毛细雨不像夏雨那样下个没完,她像一条水帘,白桦桦的,轻轻的,天空迷迷蒙蒙的。

有一天晚上,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小雨,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因为我又能坐在沙发上看那顽皮的小雨了啦!

果然,早上就下起了细如针尖、轻似牛毛、如烟如雾的雨。雨无声无息的下着,不住的滴在树叶上,树枝上的嫩芽微微向我招手,小雨们调皮地落在他们身上,远看像一件珠纱衣。

雨慢慢的变小了,好像一根根羽毛,又好像蚕吐出的一缕缕蚕丝 。细雨滴在了大地上,好像一颗颗珍珠,打扮着大地;细雨滴在树叶上,脚步那样轻盈,姿态那样自然;落在梅花上,给梅花也增添了一些色彩!近处的枯树枯花像洗了个澡,远处的房屋在茫茫的雨帘中,却似轻烟笼罩。大地荡漾着清鲜的泥土气息,清爽宜人。这真是一幅美丽的“冬雨图”啊!

雨渐渐的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一道彩虹挂在了天边,人们收起雨伞,满脸充满了笑容走在大街上!

我爱冬雨,她像一位少女披上轻轻的白纱,飘啊,飘啊!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