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起始于1970年以后,以LSI和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标志着计算机技术的重大飞跃。其中,80386微处理器是一个显著例子,它在一个10mm x 10mm的芯片上集成约32万晶体管,实现了高度集成化。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1-1973年),微处理器如4004、4040和8008出现,Intel公司的MCS-4(CPU为4040)和MCS-8(基于8008)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第二阶段(1973-1977年),8080、8085、M6800和Z80等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如Intel的MCS-80(基于8080)和TRS-80(基于Z80)等产品风靡一时。
    第三阶段(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兴起,8086、80186、80286、M68000和Z8000成为主流,IBM-PC(基于8086)和Apple Macintosh(1984年)和IBM PC/AT 286(1986年)是这一阶段的代表。
    第四阶段(1983年至今),32位微型计算机成为主流,80386和80486微处理器的推出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Intel的Pentium系列(如Pentium III和Pentium IV)持续引领技术前沿,其中Pentium IV预计将在2000年10月推出。

微处理器的性能提升,尤其是CPU,一直是决定微型计算机性能的关键因素。



扩展资料

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 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到了 80 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 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甚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 上将数量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