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什么对天文地理和人事社会都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如题所述

因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易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易传》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是既差异对立,又相生相成的,因为它包涵了多种对立互成的范畴,以及包涵了时间发展性与空间包容性的统一前提。

中国古人称作“大本之源”(注:徐干:《中论·贵言》。),它一直是上古的思想者思考的中心问题。在上古,人们坚信“天地有始”(注:《吕氏春秋·有始》。),因而对天地之始等问题穷追不舍。就现有资料看,我们的先人早在极其遥远的时代,就“游心于物之初”,开始了对万物本原的追询。
“打破沙罐——问到底”的歇后语,追问是一种永恒的智者情结和民间情结。
人类童年的本原疑问是强烈的和普遍的,因而这类疑问在神话中有形象的反映。《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这则为人熟知的神话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追问精神问题。夸父为何追日?是“不量力,欲追日影”(注:《山海经·大荒北经》。),他惊奇于宇宙中最辉煌的太阳现象,为了弄清太阳的秘密而舍身追日。夸父,与其说是不自量力的愚人,毋宁说是为疑问而探索并最终献身于精神问题的杰出智者。夸父的悲剧是人类精神探索者执著求索、以身殉智的伟大悲剧,夸父追日是一个描绘人类追问精神的神话原型。
有疑问和追问者,便有探索和解答者。在上古的疑问思潮中,人们试图对各种各样的疑问提出解释,于是产生出一批“知天道”的智者,他们逞思想之力,“外观宇宙,内知太初”,“游心于物之初”,为他人、也为自己释疑解难。他们或者说:“吾将告汝神明之极”(注:《冠子·泰鸿》。),或者“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注:《庄子·天下》。);或者“推而大之,至于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原”(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在这种解释思潮中,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孔子还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之“学”,无疑也包括向外族人民学习。
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汉代之后,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和道教的一些思想,逐渐形成了儒道互补型的学派。宋明时期,又吸收了佛学的一些思想内容,从而形成了三教合一型的儒家学派。不管是程朱的理学派还是陆王的心学派,都是三教合一型的对天文地理和人事社会都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9
易经,道德经,孟子!
如果要读的话,从孟子开始,然后看看道德经,至于易经,慢慢来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09
易经,易经是一切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