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

人类进化过程中,有一部分是未知的 。详述。谢谢!

19世纪中叶, 达尔文学派根据人类与猿猴在形态学和胚胎学上的相似, 间接地推断人类起源于古代非洲的猿类。后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人类和猿类化石, 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有了大量直接的证据。一般说来时代越早的人类化石在形态上与猿类越近似, 有力地表明现代人是从古猿一步步进化来的。虽然至今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古猿, 但是还没有一种可以肯定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不过可以从它们的化石上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人类祖先的影子,有助于对人类起源的研究。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证据
1 人与动物间有亲缘关系
人是动物界得一个自然种.动物界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其各类群,各个物种之间都有一定的演化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首先从解剖学上来看,人非常像一般的哺乳动物.人体上具有的典型器官,如骨骼.心脏.肺脏和脑部,一般哺乳动物也都有.此外人体还保留了许多痕迹器官,如第三眼睑.耳动肌.腹直肌.阑尾及尾椎等.这些退化部分的存在,说明它们在人类祖先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是有用的,后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才在新的条件下变得无用或用处不大,使之丧失了原来的机能而退化.
从胚胎学上看,人类胚胎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到18--20d时,人胚胎的颈部两侧出现具有鳃一样的结构,发育到两个月末时有相当长的尾巴,后来逐渐消失,只留下骶骨.胎儿5--6个月时全身长满浓密的细毛,直到分娩前脱落.
最早的猿的化石出现在渐新世,即体型较小的原上猿(Propliopithecus)和埃及古猿(Aegyptopithecus).它们可能是中新世(2000万年--1400万年前)广泛分布的槲猿(Drypithecus)的猿类.中新世的猿类化石很丰富,从长臂猿到大猩猩都有发现.其中有三个属已经确定是现代猿的祖先.比较肯定的事人科早期化石代表是发现于非洲南部与东部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化石.
上述化石资料表明,人与动物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人是由低等灵长类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而来的.现生的灵长类本身就存在一个由低级到高等的演化过程,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2 人与类人猿间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人与类人猿之间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这从形态结构上能看出来,心理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黑猩猩等高等类人猿有复杂的面部表情,能表达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心理活动,与人类十分相似.此外,类人猿也有人类一些疾病,如霍乱,伤寒等,而猴类则不患此疾病.
尽管早就知道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密切,但其程度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由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揭示出来.首先在多种蛋白质中,人与黑猩猩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两者之间有44种蛋白质和大约一半的等位基因难以用电泳方法加以区分;其次用杂交双链热稳定法检测黑猩猩和人的DNA,发现他们之间仅有1.1%的碱基对不同.在假定的分子的分歧以恒定速率发生的情况下,有人估算了人与黑猩猩之间血清蛋白的免疫学差异,数据表明人与黑猩猩仅在400万年--500万年前才从同一祖先分歧开来.
人类起源发展相关重要阶段
人类起源于猿类,经过一系列中间过渡类型演变成现代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体质形态和行为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结构的改变.前后肢分工.直立行走.使用和制造工具.语言的产生及智力的产生和发展.
古猿一般营树栖生活, 可能在第三纪的中新世, 即大约距今1000万年前, 一部分古猿生活地区的环境发生改变, 古猿不得不越来越经常地下到地面寻找食物。它们没有坚牙利爪进行攻击和取得食物,也不会快跑以逃避敌害, 只能利用自然界破碎的石块和折断的树枝提高取食和御敌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 古猿越来越经常地只用两条后肢走路, 将前肢腾出来使用那些天然工具,发展成了灵活的双手,躯干和头也变得适应于直立的姿势。这种古猿变成了最初的人。根据目前已有的化石证据, 最初的人大约出现于六七百万年前, 2002年在非洲内陆距离东非大裂谷2500千米的地方发现的撒海尔人乍得种, 和2002年在肯尼亚特卡纳湖西南发现的600万年前的原初人, 是已知的代表。
20世纪中叶, 人类进化过程曾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猿人、古人和新人。南方古猿能够直立行走,虽然也被归入人科, 但由于缺乏能制造工具的确凿证据, 只能被称为“前人”,区别于真正的人。60年代发现黑猩猩也会制造工具以后, 古人类学界在考虑人与古猿分离的标志时主要看能否两腿直立行走, 不再重视能否制造工具。从此南方古猿脱掉“前人” 的帽子, 成为最早的人类。在这样的认识下人类的进化被划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和智人三个阶段。实际上在智人阶段中人类文化的发展很快, 发生过很显著的变化, 这样的三分法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很重要的现象。为了弥补这种不足, 吴汝康等在1978年将体质进化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考虑, 提出人类进化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 吴汝康等提出四分法时早期猿人包括南方古猿和能人。按照近十年新增的化石资料,地猿(1994年曾报道为南方古猿,1995年改现名 )和后来发现的南方古猿的许多个新种,扁脸肯尼亚人、原初人以及撒海尔人都可以包括进这个阶段。他们的脑量从最初的三四百毫升逐渐增大到700多毫升,身高一般1米至1米半, 男女两性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他们经常地使用天然工具,大多还不会制造工具。从距今250万年前才开始有人能够有意识地用打击石块的方法制造石器,这种文化被称为奥杜威文化, 技术属于第一模式。这个阶段人类的生活区域局限于非洲, 生存时代从大约六七百万年前延续到大约140万年前, 期间往往有两个或更多的人类物种同时并存, 表明人类进化与其他动物一样也呈树丛状, 而不是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呈阶梯状。
晚期猿人: 直立人是这个阶段的主体,从180万年前延续到20多万年前, 在其初期有部分人群从非洲走向亚洲和欧洲,大约180万年前已经到达爪哇。有人将最早时分布在东非的成员订名为匠人, 分布在爪哇的很粗壮的类型称为魁人; 另有人将较晚时生活在非洲西北部的人群另订名为阿特拉猿人, 分布于欧洲和非洲的一部分成员归属于人属海德堡种; 还有人将欧洲西班牙的成员另订为先驱人。但是所有这些人群更可能是直立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变异类型。晚期猿人的脑量在增加, 可以达到1000毫升以上,其头顶低矮,头骨最宽处接近颅底,骨壁比现代人厚,眼眶上方有粗壮的眉嵴, 眼眶紧后方的脑颅前部特别缩窄,脸面骨粗壮,比现代人向前突出,没有下巴颏子,牙齿较大,咀嚼面有复杂的花纹, 四肢骨的髓腔在骨干中段所占截面积的比例比现代人小。亚洲的晚期猿人继续使用其前辈的技术, 即第一模式技术制造石器; 非洲晚期猿人起初也是用第一模式, 不久便发展出了第二模式的技术, 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制造出阿舍利手斧, 其文化称为阿舍利文化。这种文化也盛行于欧洲的晚期猿人社会。
早期智人: 这一阶段的人类生存时间从20多万年前开始, 在欧洲延续到3.5 万年前。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东亚、南亚和非洲的成员一般称为古老型智人,中亚、近东和欧洲晚期者被称为尼安德特人,早期者又称为前尼人。这一阶段人类的分布区与前一阶段没有显著的扩大, 头骨和眉嵴一般还相当厚,没有下巴颏子,牙齿较大,与直立人相似; 脑颅最宽处的位置较高,眼眶后方的脑颅较少收缩,与现代人相近。脑量一般均大于1000 毫升,总的介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但是尼安德特人的平均脑量超过1500毫升,比现代人的还大100多毫升。东亚的成员仍旧普遍利用第一模式的技术制造石器;欧洲、非洲、近东和中亚的成员则发展出更进步的第三模式技术, 创造了莫斯特文化, 他们已经知道有意识地埋葬死去的伙伴或亲人,并且附以随葬品,表明其精神活动比前人前进了一步。
晚期智人: 形态与现生人类基本一致,故又称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其出现的时间在欧洲为距今3.5万年前, 近东斯虎尔和卡夫泽洞的10万年前的人类也被普遍视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东亚早期和晚期智人分界的时间还不清楚。近东上述二洞的人类的石器制造技术仍旧停留在第三模式; 欧洲这个阶段的人类已经掌握了第四模式甚至第五模式的技术,制造的石器不但很精美,而且还会做出精细的骨器: 鱼叉和带针眼的骨针。他们不只住岩洞,还可以用象牙、长的兽骨和兽皮搭盖住房。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有很大的进步,有洞穴壁画、泥塑和雕刻,其形象可能表达某种精神上的追求。古文化的进步也是这个阶段的智人值得与早期智人区分开来单独划分为一个阶段的重要原因。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 这个阶段人类的生活区不但达到纬度和海拔更高的地区,而且还向美洲和大洋洲扩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2
19世纪中叶, 达尔文学派根据人类与猿猴在形态学和胚胎学上的相似, 间接地推断人类起源于古代非洲的猿类。后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人类和猿类化石, 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有了大量直接的证据。一般说来时代越早的人类化石在形态上与猿类越近似, 有力地表明现代人是从古猿一步步进化来的。虽然至今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古猿, 但是还没有一种可以肯定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不过可以从它们的化石上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人类祖先的影子,有助于对人类起源的研究。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证据
1 人与动物间有亲缘关系
人是动物界得一个自然种.动物界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其各类群,各个物种之间都有一定的演化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首先从解剖学上来看,人非常像一般的哺乳动物.人体上具有的典型器官,如骨骼.心脏.肺脏和脑部,一般哺乳动物也都有.此外人体还保留了许多痕迹器官,如第三眼睑.耳动肌.腹直肌.阑尾及尾椎等.这些退化部分的存在,说明它们在人类祖先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是有用的,后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才在新的条件下变得无用或用处不大,使之丧失了原来的机能而退化.
从胚胎学上看,人类胚胎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到18--20d时,人胚胎的颈部两侧出现具有鳃一样的结构,发育到两个月末时有相当长的尾巴,后来逐渐消失,只留下骶骨.胎儿5--6个月时全身长满浓密的细毛,直到分娩前脱落.
最早的猿的化石出现在渐新世,即体型较小的原上猿(Propliopithecus)和埃及古猿(Aegyptopithecus).它们可能是中新世(2000万年--1400万年前)广泛分布的槲猿(Drypithecus)的猿类.中新世的猿类化石很丰富,从长臂猿到大猩猩都有发现.其中有三个属已经确定是现代猿的祖先.比较肯定的事人科早期化石代表是发现于非洲南部与东部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化石.
上述化石资料表明,人与动物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人是由低等灵长类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而来的.现生的灵长类本身就存在一个由低级到高等的演化过程,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2 人与类人猿间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人与类人猿之间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这从形态结构上能看出来,心理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黑猩猩等高等类人猿有复杂的面部表情,能表达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心理活动,与人类十分相似.此外,类人猿也有人类一些疾病,如霍乱,伤寒等,而猴类则不患此疾病.
尽管早就知道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密切,但其程度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由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揭示出来.首先在多种蛋白质中,人与黑猩猩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两者之间有44种蛋白质和大约一半的等位基因难以用电泳方法加以区分;其次用杂交双链热稳定法检测黑猩猩和人的DNA,发现他们之间仅有1.1%的碱基对不同.在假定的分子的分歧以恒定速率发生的情况下,有人估算了人与黑猩猩之间血清蛋白的免疫学差异,数据表明人与黑猩猩仅在400万年--500万年前才从同一祖先分歧开来.
人类起源发展相关重要阶段
人类起源于猿类,经过一系列中间过渡类型演变成现代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体质形态和行为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结构的改变.前后肢分工.直立行走.使用和制造工具.语言的产生及智力的产生和发展.
古猿一般营树栖生活, 可能在第三纪的中新世, 即大约距今1000万年前, 一部分古猿生活地区的环境发生改变, 古猿不得不越来越经常地下到地面寻找食物。它们没有坚牙利爪进行攻击和取得食物,也不会快跑以逃避敌害, 只能利用自然界破碎的石块和折断的树枝提高取食和御敌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 古猿越来越经常地只用两条后肢走路, 将前肢腾出来使用那些天然工具,发展成了灵活的双手,躯干和头也变得适应于直立的姿势。这种古猿变成了最初的人。根据目前已有的化石证据, 最初的人大约出现于六七百万年前, 2002年在非洲内陆距离东非大裂谷2500千米的地方发现的撒海尔人乍得种, 和2002年在肯尼亚特卡纳湖西南发现的600万年前的原初人, 是已知的代表。
20世纪中叶, 人类进化过程曾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猿人、古人和新人。南方古猿能够直立行走,虽然也被归入人科, 但由于缺乏能制造工具的确凿证据, 只能被称为“前人”,区别于真正的人。60年代发现黑猩猩也会制造工具以后, 古人类学界在考虑人与古猿分离的标志时主要看能否两腿直立行走, 不再重视能否制造工具。从此南方古猿脱掉“前人” 的帽子, 成为最早的人类。在这样的认识下人类的进化被划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和智人三个阶段。实际上在智人阶段中人类文化的发展很快, 发生过很显著的变化, 这样的三分法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很重要的现象。为了弥补这种不足, 吴汝康等在1978年将体质进化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考虑, 提出人类进化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 吴汝康等提出四分法时早期猿人包括南方古猿和能人。按照近十年新增的化石资料,地猿(1994年曾报道为南方古猿,1995年改现名 )和后来发现的南方古猿的许多个新种,扁脸肯尼亚人、原初人以及撒海尔人都可以包括进这个阶段。他们的脑量从最初的三四百毫升逐渐增大到700多毫升,身高一般1米至1米半, 男女两性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他们经常地使用天然工具,大多还不会制造工具。从距今250万年前才开始有人能够有意识地用打击石块的方法制造石器,这种文化被称为奥杜威文化, 技术属于第一模式。这个阶段人类的生活区域局限于非洲, 生存时代从大约六七百万年前延续到大约140万年前, 期间往往有两个或更多的人类物种同时并存, 表明人类进化与其他动物一样也呈树丛状, 而不是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呈阶梯状。
晚期猿人: 直立人是这个阶段的主体,从180万年前延续到20多万年前, 在其初期有部分人群从非洲走向亚洲和欧洲,大约180万年前已经到达爪哇。有人将最早时分布在东非的成员订名为匠人, 分布在爪哇的很粗壮的类型称为魁人; 另有人将较晚时生活在非洲西北部的人群另订名为阿特拉猿人, 分布于欧洲和非洲的一部分成员归属于人属海德堡种; 还有人将欧洲西班牙的成员另订为先驱人。但是所有这些人群更可能是直立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变异类型。晚期猿人的脑量在增加, 可以达到1000毫升以上,其头顶低矮,头骨最宽处接近颅底,骨壁比现代人厚,眼眶上方有粗壮的眉嵴, 眼眶紧后方的脑颅前部特别缩窄,脸面骨粗壮,比现代人向前突出,没有下巴颏子,牙齿较大,咀嚼面有复杂的花纹, 四肢骨的髓腔在骨干中段所占截面积的比例比现代人小。亚洲的晚期猿人继续使用其前辈的技术, 即第一模式技术制造石器; 非洲晚期猿人起初也是用第一模式, 不久便发展出了第二模式的技术, 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制造出阿舍利手斧, 其文化称为阿舍利文化。这种文化也盛行于欧洲的晚期猿人社会。
早期智人: 这一阶段的人类生存时间从20多万年前开始, 在欧洲延续到3.5 万年前。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东亚、南亚和非洲的成员一般称为古老型智人,中亚、近东和欧洲晚期者被称为尼安德特人,早期者又称为前尼人。这一阶段人类的分布区与前一阶段没有显著的扩大, 头骨和眉嵴一般还相当厚,没有下巴颏子,牙齿较大,与直立人相似; 脑颅最宽处的位置较高,眼眶后方的脑颅较少收缩,与现代人相近。脑量一般均大于1000 毫升,总的介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但是尼安德特人的平均脑量超过1500毫升,比现代人的还大100多毫升。东亚的成员仍旧普遍利用第一模式的技术制造石器;欧洲、非洲、近东和中亚的成员则发展出更进步的第三模式技术, 创造了莫斯特文化, 他们已经知道有意识地埋葬死去的伙伴或亲人,并且附以随葬品,表明其精神活动比前人前进了一步。
晚期智人: 形态与现生人类基本一致,故又称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其出现的时间在欧洲为距今3.5万年前, 近东斯虎尔和卡夫泽洞的10万年前的人类也被普遍视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东亚早期和晚期智人分界的时间还不清楚。近东上述二洞的人类的石器制造技术仍旧停留在第三模式; 欧洲这个阶段的人类已经掌握了第四模式甚至第五模式的技术,制造的石器不但很精美,而且还会做出精细的骨器: 鱼叉和带针眼的骨针。他们不只住岩洞,还可以用象牙、长的兽骨和兽皮搭盖住房。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有很大的进步,有洞穴壁画、泥塑和雕刻,其形象可能表达某种精神上的追求。古文化的进步也是这个阶段的智人值得与早期智人区分开来单独划分为一个阶段的重要原因。由于生产能力的提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