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用的什么叶子包粽子好吃(具体点)?

好几次,都不知道那种的香

每年农历五月五,家家都要过端午,青青艾草门前挂,清香飘飘满屋香,四角肉馅虎头粽。包粽子要用到粽子叶,很多人都不知道粽子叶是什么叶,粽子叶有北方粽子叶和南方竹子叶之分,下面主要和大家讲下南方的竹子叶。

  箬叶,广州人包粽子多用这种叶子,上海地区也是这样。

  芦苇叶, 北方地区用的最多,因为上面二种植物北方比较少, 但是农村的芦苇比较多。

  北方苇子叶叶子新鲜,做出的粽子香,北方的人们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缺点是叶子较窄,包起粽子来难度稍大。而南方的竹子叶叶子比较宽,包起来省事,更适合初学者包粽子用。

  南方的竹子叶-箬叶竹

  箬叶竹秆高1-3m, 径0.5-1cm,节间长10-15cm,幼时无毛或被小刺毛,节下被淡褐色毯毛状毛环;节较平,节内长3-smm。箨鞘鲜时褐绿色,长10-12cm,背面中下部贴生棕色刺毛;箨耳发达,向两侧延伸,镰刀形,遂毛长5-8mm,多数褐色,波曲状;箨舌截平形或微搭曲高1-2mm,边缘具流苏状褐色毛;箨叶直立,长三角形或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叶片大,长10-35cm,宽2-5m,背面具微毛。

  箬叶竹秆秆可作竹筷或毛笔秆,竹叶作粽叶或斗笠和船篷衬垫。原产于中国,分布于华东、华中地区及陕南汉江流域。山东南部有栽培。喜在低山谷间和河岸生长。中国安徽休宁县出口的箬叶,称作“徽顶”箬叶。在徽州最好的箬叶主要分布在岭南山脉一带,主要有屯溪的龙田,歙县的后山村,雁州村,璜尉乡及长陔乡。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风、防腐蚀等特性,可用于搭工棚、编斗笠、包棕子等。用箬叶包糯米粽子,清香可口,别有风味。“徽顶” 箬叶叶面宽大,柔软质韧,畅销江西、浙江、广东、江苏、北京等地及东南亚各国。

  箬竹丛状密生,翠绿雅丽,适宜种植于林缘、水滨,也可点缀山石。也可作绿篱;或地被。 分布于华东、华中地区及陕南汉江流域。山东南部有栽培。喜在低山谷间和河岸生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1
一般零售粽子的叶子是竹叶或江西苇,但是我们这用的粽子叶是到处可见的芦苇叶 ,用它包出的粽子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比别的叶子都好吃,,只是有一点,芦苇叶小了点。还有用竹叶的,味道比芦苇叶差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第2个回答  2012-05-08
一般都用芦苇叶,芦苇叶无异味,能保持粽子原味,且芦苇叶柔韧性强,不宜折断,便于包裹。

竹叶有味,味浓,有时能盖过粽子原味,且竹叶脆,易折断,不便包裹。

当然了,根据各地有无情况选择,一般有竹叶有芦苇叶的地方还是选芦苇叶,好的竹林一般不让打叶,怕影响竹子生长,芦苇多为野生,没有顾忌。
第3个回答  2012-06-21
我么山东有些地方包粽子都是用特殊的叶子,包出来的粽子都是长方形的,那叶子本来就是香的,煮完之后从里到外的都是那种香味,可好了,比超市里卖的那种粽子强一百倍,芦苇叶包的又没啥味,跟吃黏米有啥区别。
第4个回答  2021-04-03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