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叫什么,他和哪两本书合称道教三宝

如题所述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
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一),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宝。(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三),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盖基於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也。

参考资料:百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25
道德经又称三字经。老子提出了他的三宝说: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这是生活的三件法宝。慈是宽容和忍让,俭是节制和收敛,不敢为天下先是居后和不争。很清楚,这里体现的都是柔弱而非刚强的姿态。在这里,我们对柔弱可以有些更多的了解,它并不是目的,而仅仅是通向某个目的的工具。慈的结果是勇,俭的结果是广,不敢为天下先,反而可以成为器长。《道德经》对这一点是再三致意的,有很多文字表达的是类似的想法,诸如第七章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二十二章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的“是以圣人于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译文:因此,圣人要领导民众,必须用言语对民众表示谦下;要想成为民众的表率,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众之后。所以圣人居于高位而民众不感到重负,居于前面而民众不感到利益受损。)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作为君人南面之术的《老子》的“术”的一面。

参考资料:

第2个回答  2008-02-25
【道教三宝】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一),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宝。(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三),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盖基於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也。

道教三宝道,经,师。人有三宝精气神。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意思是我有三件宝贝,一直坚持、保留的,第一是慈爱天下万物,愿为天下之爱而面对种种人生的痛苦。第二是提倡节俭啬气,清心寡欲。第三是谦虚卑下,不作万事万物之首。这三句话可以简单理解为自己管好自己,似乎有点消极。其实做到却很难。
第3个回答  2008-02-25
《道德经》老子
《南华经》庄子
《文始经》关伊(应该是没有单人旁)子
合称道教三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2-26
《道德经》又称为《老子》,它和《南华经》——《庄子》以及《文始经》——《关尹子》合称道教三经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