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文 / 七彩霞衣
怎样才能让文章撩人呢?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文章中多用一些叠词。 叠词似乎有一种魔力一样 ,能突破你内心设下的层层防线,直达人的内心,让人无力抵抗。
在百度里输入“叠词”,洋洋洒洒一大页都是各种各样的叠词,当然这些都是可以用的。
而要我罗列所有的叠词确是不太容易。
所以先给出一些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叠词,接着分析下叠词何以动人,最后给出应用叠词的三个步骤。结尾用一副精彩绝伦的对子。
想起小时候随着唱的很多歌曲,读过的诗词,都是有叠词的。
叠词实在太多了,我精选出几个。
古诗《迢迢牵牛星》
见“盈盈”二字,如见美女。
盈盈拜倒,字面就是一副画,一绝代佳人衣袂飘飘的拜倒在地。
盈盈泪眼,一旷世美人泪眼问花花不语,引人入胜,令人心生爱怜。
小说《笑傲江湖》,金庸就把这两个字送给了美女主角做名字。
这首诗的很多叠词,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被后来的众多诗词歌曲用到。
温庭筠《望江南》:
辛弃疾《摸鱼儿》:
“脉脉”两字,深情又有点落寞,似乎看到一个“独倚望江楼”的女孩对着水面默默沉思。
潇潇,风,落叶,飘过,潇潇两字,有时让人觉得潇洒,敞亮;有时却又落寞,无奈。
《荆轲刺秦王》
《登高》杜甫
《送友人》王勃:
歌曲也有潇潇:《一剪梅》
曹操:
青青河畔草
出自汉代的《饮马长城窟行》
琼瑶有本小说名字就是《青青河畔草》,而绵绵和远道是小说里一对情侣的名字,男的叫远道,女的就改名字为绵绵。
在看用到冷冷的两首歌曲:
《一剪梅》
《冰雨》
最常用用法:我对你的敬佩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只记得两首歌曲用到:
《沧海一声笑》
《两两相忘》
河水海水涌过来,滔滔两字,道尽水势,如看到水扑面而来。
《三国演义》开篇诗:
歌曲《潇洒走一回》
罗大佑还有一首歌叫《滚滚红尘》。
水势滚滚感觉流的很快,红尘滚滚让人有种随世事飘荡沉浮之感,
小时候听过的歌《二泉吟》
当时觉得这个悠悠唱的真是好听,让我的心都随着摇啊摇。
红楼梦里有“一载荡悠悠”
好像描写女孩子的手不用“”“纤纤”就失了味道一样。
在比如小时候听的戏文: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断。这个凌凌也是非常的好。
刚听到的《离人》歌词
压轴,来隆重推出诗词界的才女,叠词界的Queen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这一篇开头就是连续七个字叠起,让人忍不住跟她一起寻觅、冷清、凄惨、惨戚。
这简直是叠词界的“屠龙宝刀”,让人不由感叹:
还有很多, 迢迢,遥遥,袅袅,渺渺,茫茫,浩浩,蒙蒙 等等,实在太多了,不能尽记。
为什么叠词如此动人?我就想起最喜欢用叠词的两类人,那就是 孩子和情侣。
孩子不用说了, 所有的孩子都是从叠词开始说话的 ,爸爸,妈妈,喝水水,吃饭饭。所以用叠词带着童真,透着可爱,有点回到婴儿的状态,让人感觉萌萌哒。
还有 情人 ,卿卿我我,宝宝贝贝,林妹妹宝哥哥,叠词让人觉着亲近无比,热情四溢。
所以用叠词既有孩童的纯真,又有情人的热烈,想不撩人都难!
如何去用这些叠词呢?
可以从吸收知识的三个境界来谈,第一觉知层,第二感知层,第三内化层。
首先你去 觉知 ,告诉自己,文章中用叠词是好的,吸引人的。接着你在去 感知 你读到的文章、作品,看看人家是怎么用的,去体会感知别人的东西。最后你再去 内化 ,把它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等你去描述一个场景,一个人,就把那些叠词用起来,渗入到你的文章里。
可以说无叠词,不成诗歌。那些叠词,在口中读来吟来,重复再重复,有一种别样的味道,如同手指轻轻巧巧拨动你的心弦,一下又一下,让你的心尖跟着颤啊颤,直令人欲罢不能。
叠词的好处到底在哪里?我来举个例子,比如描述我看到的景象。这样写:
我推开窗户,看到青山绿水之间,一人穿着灰衫,挑担而来。
比较平淡。再加上叠词:
我推开窗户,只见隐隐青山,悠悠绿水。青山碧水之间,有一着灰衫之人,肩上挑着担子,担儿颤颤,缓缓往这边走来。
是不是就有韵味了很多?
前面有的屠龙宝刀,结尾咱来亮出新得的倚天剑。
用一副全是叠词的对子,来自蒋勋讲《红楼梦》。
讲到第十七章《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提到他有次去南方,看到花神庙的一副对子。
我当时正在构思这篇文章,听到这幅对子,内心直喊:天助我也!这副对子真可谓“倚天一出,谁与争锋!”
我们来看看倚天剑的庐山真面目:
对联全部都是叠词,令我叹为观止!
想起一句话,当你决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我觉得蒋先生真的就是来帮助我的人,雪中送炭给我送来这幅对子。
感谢蒋先生!
怎样才能让文章撩人呢?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文章中多用一些叠词。 叠词似乎有一种魔力一样 ,能突破你内心设下的层层防线,直达人的内心,让人无力抵抗。
在百度里输入“叠词”,洋洋洒洒一大页都是各种各样的叠词,当然这些都是可以用的。
而要我罗列所有的叠词确是不太容易。
所以先给出一些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叠词,接着分析下叠词何以动人,最后给出应用叠词的三个步骤。结尾用一副精彩绝伦的对子。
想起小时候随着唱的很多歌曲,读过的诗词,都是有叠词的。
叠词实在太多了,我精选出几个。
古诗《迢迢牵牛星》
见“盈盈”二字,如见美女。
盈盈拜倒,字面就是一副画,一绝代佳人衣袂飘飘的拜倒在地。
盈盈泪眼,一旷世美人泪眼问花花不语,引人入胜,令人心生爱怜。
小说《笑傲江湖》,金庸就把这两个字送给了美女主角做名字。
这首诗的很多叠词,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被后来的众多诗词歌曲用到。
温庭筠《望江南》:
辛弃疾《摸鱼儿》:
“脉脉”两字,深情又有点落寞,似乎看到一个“独倚望江楼”的女孩对着水面默默沉思。
潇潇,风,落叶,飘过,潇潇两字,有时让人觉得潇洒,敞亮;有时却又落寞,无奈。
《荆轲刺秦王》
《登高》杜甫
《送友人》王勃:
歌曲也有潇潇:《一剪梅》
曹操:
青青河畔草
出自汉代的《饮马长城窟行》
琼瑶有本小说名字就是《青青河畔草》,而绵绵和远道是小说里一对情侣的名字,男的叫远道,女的就改名字为绵绵。
在看用到冷冷的两首歌曲:
《一剪梅》
《冰雨》
最常用用法:我对你的敬佩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只记得两首歌曲用到:
《沧海一声笑》
《两两相忘》
河水海水涌过来,滔滔两字,道尽水势,如看到水扑面而来。
《三国演义》开篇诗:
歌曲《潇洒走一回》
罗大佑还有一首歌叫《滚滚红尘》。
水势滚滚感觉流的很快,红尘滚滚让人有种随世事飘荡沉浮之感,
小时候听过的歌《二泉吟》
当时觉得这个悠悠唱的真是好听,让我的心都随着摇啊摇。
红楼梦里有“一载荡悠悠”
好像描写女孩子的手不用“”“纤纤”就失了味道一样。
在比如小时候听的戏文: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断。这个凌凌也是非常的好。
刚听到的《离人》歌词
压轴,来隆重推出诗词界的才女,叠词界的Queen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这一篇开头就是连续七个字叠起,让人忍不住跟她一起寻觅、冷清、凄惨、惨戚。
这简直是叠词界的“屠龙宝刀”,让人不由感叹:
还有很多, 迢迢,遥遥,袅袅,渺渺,茫茫,浩浩,蒙蒙 等等,实在太多了,不能尽记。
为什么叠词如此动人?我就想起最喜欢用叠词的两类人,那就是 孩子和情侣。
孩子不用说了, 所有的孩子都是从叠词开始说话的 ,爸爸,妈妈,喝水水,吃饭饭。所以用叠词带着童真,透着可爱,有点回到婴儿的状态,让人感觉萌萌哒。
还有 情人 ,卿卿我我,宝宝贝贝,林妹妹宝哥哥,叠词让人觉着亲近无比,热情四溢。
所以用叠词既有孩童的纯真,又有情人的热烈,想不撩人都难!
如何去用这些叠词呢?
可以从吸收知识的三个境界来谈,第一觉知层,第二感知层,第三内化层。
首先你去 觉知 ,告诉自己,文章中用叠词是好的,吸引人的。接着你在去 感知 你读到的文章、作品,看看人家是怎么用的,去体会感知别人的东西。最后你再去 内化 ,把它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等你去描述一个场景,一个人,就把那些叠词用起来,渗入到你的文章里。
可以说无叠词,不成诗歌。那些叠词,在口中读来吟来,重复再重复,有一种别样的味道,如同手指轻轻巧巧拨动你的心弦,一下又一下,让你的心尖跟着颤啊颤,直令人欲罢不能。
叠词的好处到底在哪里?我来举个例子,比如描述我看到的景象。这样写:
我推开窗户,看到青山绿水之间,一人穿着灰衫,挑担而来。
比较平淡。再加上叠词:
我推开窗户,只见隐隐青山,悠悠绿水。青山碧水之间,有一着灰衫之人,肩上挑着担子,担儿颤颤,缓缓往这边走来。
是不是就有韵味了很多?
前面有的屠龙宝刀,结尾咱来亮出新得的倚天剑。
用一副全是叠词的对子,来自蒋勋讲《红楼梦》。
讲到第十七章《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提到他有次去南方,看到花神庙的一副对子。
我当时正在构思这篇文章,听到这幅对子,内心直喊:天助我也!这副对子真可谓“倚天一出,谁与争锋!”
我们来看看倚天剑的庐山真面目:
对联全部都是叠词,令我叹为观止!
想起一句话,当你决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我觉得蒋先生真的就是来帮助我的人,雪中送炭给我送来这幅对子。
感谢蒋先生!
让文章撩人的妙招--用用那些让人心尖颤颤的叠词
比较平淡。再加上叠词:我推开窗户,只见隐隐青山,悠悠绿水。青山碧水之间,有一着灰衫之人,肩上挑着担子,担儿颤颤,缓缓往这边走来。是不是就有韵味了很多?前面有的屠龙宝刀,结尾咱来亮出新得的倚天剑。用一副全是叠词的对子,来自蒋勋讲《红楼梦》。讲到第十七章《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