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的由来

如题所述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3-0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地域讲一方话
每个地方的口头语为每个地方的方言。
第2个回答  2006-03-07
1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1
  有史以来就存在共同语与方言的不同。
  共同语是在某一强势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所谓强势方言,多与政治、人口、经济、文化等实力有关。
  (1)政治的原因
  汉语的共同语与方言在近代汉语中,就是官话与非官话的区别。明代有了“官话”的名称。现在的南京话就属北方官话区。辛亥革命后,共同语改称“国语”,至今港台仍用“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为“普通话”。200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为普及推广民族共同语提供了法律保障。
  (2)经济的原因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形成,知识分子和市民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这种“白话文学”作品的传播的同时,促进了“官话”、“共同语”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提高了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不断扩大了应用范围。
  (3)文化的原因
  “五四”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在语文生活上提出了两个口号:“白话文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在书面汉语中的统治地位;“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北京语言的标准地位。“国语运动”有两大宗旨:一是“国语统一”;二是“国语普及”。“国语统一”的口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推行注音字母,传习“国语话和国语文”;二是添设闰名字母,调查方言,改良方言文学。“国语普及”的口号,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提倡“国语字”,增加义务教育和平民教育的效率,即提高民智;二是给汉字和古文以相当的地位,解除普通教育和人才教育的困难,即以保存古文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