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开国帝王刘秀,为何获得“三代以下,独冠百王”美誉?

为何获得“三代以下,独冠百王”美誉?

东汉开国帝王刘秀能够获得“三代以下,独冠百王”的美誉自然是因为他的政绩和作为收到了人们的认可,经过历史的检验发现是真的值得称颂。

很多人都知道刘秀统治的时代被后世称为“光武中兴”,足以看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在光武帝统治时期国家的经济文化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士大夫这个阶层就是光武帝刘秀传造出来的。

说到刘秀创造了士大夫阶层,我们可以想想在东汉以前是什么样的状况。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人尽皆知的,那个时候儒生和朝廷肯定是不友好的局面。也确实在东汉以前,官吏和儒生基本是对立的状态,像仇家一样的关系。

而在光武帝刘秀上台之后,儒生和官吏之间的水火不容的问题才得到解决。刘秀在任期间非常的尊重儒生,还建造了“太学”,更令人惊讶的是,台他还亲自去讲过学,和儒生们一起辩论、探讨问题。

刘秀这么重视儒生肯定就会引起官吏们的恐慌,觉得是不是儒生们就要上位了,自己的地位会被挤压。这个问题刘秀是注意到了的,所以他开始着手将官吏们“儒化”,并且同时将儒生们“吏化”,以此来促进双方的融合。

经过刘秀这样的一顿操作,官吏和儒生这两个原本十分对立的群体就慢慢地走到一起相互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个新的阶层,这些人就是有着儒家思想的官吏,也就是后来在国家治理当中占据相当高的地位的士大夫。

仅从这一个方面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光武帝刘秀的过人之处,也就可以理解他“三代以下,独冠百王”的美誉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3
在东汉以前,官吏和儒生一直就是完全对立的仇家,直到光武帝刘秀上台之后,才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我们都知道,刘秀在任期间特别尊重儒生,还建造了“太学”,甚至亲自去讲学,跟一帮儒生一起探讨辩论,有数万人围观,当时可是盛况空前啊!
而官吏们可就眼红了,担心光武帝重用儒生,从而削弱他们的势力。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向儒靠拢,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所以,刘秀成功的将官吏们“儒化”。
而另一方面,刘秀修改了察举制的一个小细节,每年各地方推举的人才必须在当地先熟悉熟悉官场政治,也就是让他们先经过一个试用期,如果觉得是个人才,再推荐到中央来任职。
当时各地推举的人才大多都是儒生们,所以儒生在地方上就熟悉了官场政治的运作,以至于到了中央便不再那么理想化了。至此,刘秀成功的将儒生们“吏化”。
所以刘秀创造的士大夫这个阶层为后来世世代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所以说,刘秀其实是被远远低估的开国皇帝,清末大思想家王夫之就给了他高度评价“三代以下,独冠百王”,说夏商周之后的所有皇帝们都比不上刘秀的这个功绩
第2个回答  2019-10-03
题目似乎出了一点问题,我所知道的应该是刘备,而不是刘秀吧。不管怎么说,刘秀和刘备其实都是比较能屈能伸,有作为的皇帝。
第3个回答  2019-10-03
因为刘秀在我的政绩是非常高的,为当时的东汉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清末大思想家王夫之就给了他高度评价“三代以下,独冠百王”,说夏商周之后的所有皇帝们都比不上刘秀的这个功绩
第4个回答  2019-10-02
因为刘秀运气实在太好了,他的江山可以说是老天送给他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绝处逢生,反而胜的胜利,根据帝王刘秀的这些事迹老百姓才称赞刘秀为三代以下,独冠百王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