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里的最后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为什么不是“天长地接有尽时,。。。。”

他本来的意思是 即便是天长地久也有到了尽头终了之时,唯有这永不相见的遗恨没有尽头。可是作者为什么要用“有时尽”,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还是为了押韵,音律齐?
上面打错一个字,“久”打错成“接”了 你们就将就看看啊 (*^__^*)

  1、“有时尽”和“有尽时”在意思表达上并无太大区别,但是律诗中作为上句的结尾字,要求采用仄声,这更合乎押韵的美感要求。所以诗人一定会选择“有时尽”。
  2、可以诵读一下原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觉,如果换成“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尽管是两字颠倒之微小差异,就会失去那种抑扬顿挫、收放自如的节奏美感了。
  3、《长恨歌》是一首长歌,四句为一小节,在不以辞害意的前提下,每一句中诗人都会选择平仄相对的音律。如: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也有的句子不符合这个规律,如“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都是平声,但整个小节后两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还是找补了这个不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08
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第2个回答  2012-08-08
前者更有意境
第3个回答  2012-08-08
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诗分平仄,第一句后面最后一个字是第四声,即仄声,第二句后面最后一个字为第一声,为平声。
这样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果有疑问,可以搜些平仄方面的有关知识,做进一步的了解。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8-08
感情的终结!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