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句话为什么被评为真绝唱?

如题所述

我心中的愁啊,就像遍地迷濛的荒草,满天飘舞的柳絮,还有那黄梅时节的细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

这是贺铸晚年的作品,因这首词盛传一时而被称为“贺梅子”,宋朝周紫芝在《竹坡诗话》记载:“贺方回梅子黄时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这个外号有点儿柔媚,还有点刚气,恰恰符合贺铸的这个人。

贺铸,真的不被人所熟知,然而,这并不能抹去其人其文存在的光环。据说他是宋太祖贺皇后族孙,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后裔。贺铸为了显示这一点,便以祖先贺知章曾居庆湖的行为,自号为庆湖遗老。说他是鬼才,因他长得太丑,但真的有才,这也是一段佳话,丑陋的外表下却有温柔的灵魂。《宋史》记载:“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


当时人称他为“贺鬼头”。为人豪爽,狂放不羁,有侠客之风,不慕名利,他的《六州歌头》颇有李白诗之风神。《宋史》记载:“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喜欢读书,所作诗词却是温柔清丽中又有奇崛浑厚,是柔情与豪情的融合,胡适曾评价其有苏轼之豪,又有周邦彦之柔。

南宋大名鼎鼎的辛弃疾就深受其词风影响。尤其值得一提,贺铸是专情痴情的人,与发妻相濡以沫,悼亡诗《鹧鸪天》是公认的可与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相媲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3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

“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

“碧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据《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这里用彩笔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刘熙载云:“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未句好处全在‘试问’句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笔者认为,“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

“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宋·罗大经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第2个回答  2019-10-03
应该是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太逼真了,才让人评为真绝唱
第3个回答  2019-09-17
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
第4个回答  2019-09-17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