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徐士林的家谱?

徐士林兄弟几个?都叫什么名字?徐士林有几个儿子,具体名字?还有孙子辈的呢?
(徐士林曾做过清朝乾隆皇帝的老师,文登爬山后人氏。)
我不要徐士林的故事或者传说,这些我很清楚。我要的是具体人名。

徐士林
徐士林(1684~1741)字式孺,号雨峰。文登徐家村人。清朝江苏巡抚,卒祀京都贤良伺。出身寒微,秉性质直,勤政爱民,被乾隆皇帝誉为"忠孝性成"的一代楷模。

徐士林,字式儒,文登县爬山后徐家村人。康熙二十三年生于贫寒农家,自幼奋志励学。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任内阁中书(辅佐皇帝办理国政的机关要职),后升礼部员外郎(中央部级官吏);雍正五年任安庆知府,五年后又升任江苏按察使;乾隆五年任江苏巡抚病逝在任上,终年五十八岁。
徐士林历康、雍、乾三朝,三十余年"清勤敬慎",是清代有名的清官。《文登县志》记载,士林"立身端方,历宦途不为干谒。其任京师,非公务未遂与公卿接比;为道府与督蕃臬交,未尝一馈送,其守身之严谨可知也。"徐士林还特别精于断案,史书上称他"治狱如神"。在他任知府、按察使、巡抚期间,明察详审,判明了很多疑案大案,改正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深得民心。现今文登县图书馆内还藏有他在任时审理案件的手书记录七十二则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徐士林断案执法的求实精神和审慎态度。
徐士林病逝后,乾隆皇帝极为悲痛,下谕痛悼道:士林"鞠躬尽瘁,遂致沉疴。临终无一语及私,劝联以忧盛危明之心为长治久安之计。此等良臣,方资依使,乃今溘世,联实切切含悲不能自己也!"(《清史稿》三十五卷)他下诏书,破例将徐士林这个地方官祀于京师"贤良祠",与开国元勋和辅佐重臣同等待遇,并赐金井玉葬。一个封建官史,即能为皇帝识器重,又能察民情,顺民意,确实难得。所以在正史和正史之外,便流传着许多颂扬他的传奇故事。
送礼赠言
徐士林任江苏巡抚的时候,经常进京向乾隆皇帝面奏。按当时官场通例,做地方官的,每次进京或逢年过节和皇亲国戚的喜庆吉日,都要献上异珍奇宝以忠孝。徐士林在江苏这富庶之邦,鱼米之乡为官,更该多多贡奉珍贵礼品。可是徐士林偏偏不理会这件事儿,在任数年没给皇宫进过一次贡。不但皇亲国戚王后妃嫔指责徐士林不世故,连乾隆本人,也觉得徐士林未免太失礼了。天长日久,风也刮到了徐士林耳朵里,这一年除夕之前,他也备了一份礼物,派人星夜进京城,献给乾隆皇帝。
腊月三十日,乾隆携带三宫六院、文武百官在保和殿观赏各地送来的贺年礼品。普天下的奇珍异宝集中陈列于一室,整个大殿珠光宝气。乾隆对这些礼品司空见惯,不以为然,只是特别注意察看每件礼盒上的送礼人的姓名。他仔细看一了遍,又浏览了一次,最后怏怏不快地坐在御椅上,叫来负责收礼品的总管太监问道:"江苏徐士林送来何物?"
太监一听,大惊失色,以后皇上知道徐士林送来了什么礼物,要怪他个匿藏不报之罪,便战战兢地结巴起来:"他……没,没……
"送的什么?"乾隆急不可耐的追问道。
"送的……"这太监为何如些惊慌?原来他当年做过乾隆的侍读,同乾隆一起跟徐士林念过书,深知徐士林为人,也知道乾隆的脾气。今天早晨,他接到徐士林派专人送来的年礼,打开一看,竟是重新装裱的几本旧书。心想,这样的年礼送给皇上,不是挖苦圣上吗?皇上能不怪罪?所以他没有拿去陈列,放到了后宫。没想到皇上竟追问起此事,他能不害怕吗?
乾隆见太监吞吞吐吐的样子,厉声说:"拿来!"
"是,奴婢去取。"太监转身,急忙到后宫把那几本旧书拿来,双手擎着,跪在皇上面前。那些王公侯妃一见,个个挤眉弄眼,嗤之以鼻,等待皇上对徐士林问罪。
乾隆见只是几本旧书,倒没发作,只是急于看看内中究竟,便揭天宗卷,取出徐士林的贺年奏疏,一字一句地看起来。
徐士林写道:蒙皇上天恩,对我破格擢升,……恭逢元旦,理当进贡方物。可是皇上知道,臣一身之外,寸丝粒粟,都是皇上所赐,黎民供给,我自己尚物贡奉皇上呢?只是炯炯臣心,愿皇上象唐尧虞舜一样治理天下,国泰民安,万世无疆。由此,望皇上恕我赤诚之心进言。臣自幼学《尚书》,谨择典谟要义,写成数卷心得体会,具裱缮册,适逢元旦拜呈。只要皇上肯赏脸御览,对治国安民略有得意,臣就不胜荣幸之至……"
乾隆看罢奏疏,脸上的怒气早已消散。接着又翻着那本精心装裱的旧书,不住地点头赞许。那些王公大臣好生奇怪:皇上对稀世珍宝不感兴趣,对这几本旧书倒爱不释卷了。
看着看着,乾隆叫道:"好!拿笔来!"
太监取来文房四宝,乾隆挥笔写了"赠人以的,不如赠人以言也"朱批回赠了徐士林。
乾隆皇帝给徐士林的赠言题词不少,徐士林唯独对这条特别珍爱,随身携带。因为这条御批对他有特别的用处,那些擅长阿谀献媚之徒给他送礼,他就出示皇上的御批驳回。
据传,这道御批徐士林传给了他做过知县的儿子徐朝亮。儿子也用它来拒绝礼品。
三挡皇驾
乾隆皇帝最爱游山玩水,在皇宫里住腻味了,就想下去转悠转悠。其实,皇帝出访,也不都是为了游玩,巡视吏治,体察民情,招贤纳士,寻求治国安邦大计者也是有的。只是绝大多数皇帝老子出访,常常不但不能为黎民解决什么问题,还会给百姓送去很多麻烦,结果是劳民伤,误国害民。所以,各地老百姓和那些为官清廉、深得民心的地方官,都不希望皇帝到他们那里去。
徐士林教乾隆读书的时候,讲过孔夫子故乡齐鲁之地,说过他的老家,秦始皇东巡过的东海边疆。自然是把这些地方描绘得山水秀美,地灵人杰。所以乾隆做了皇帝以后,就想到他老师徐士林的家乡一游。
皇帝老子是金口玉牙,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是,"清史"里查不到乾隆下登州的记载,几次南巡都是越路而过。原来全被徐士林了驾。
徐士林做安庆知府的那年春天,乾隆皇帝下河南到安庆府,徐士林深知为接皇驾对老百姓的骚扰,修卸街,建行宫,备珍味,积奇宝,要忙乱数月半年,还怕皇上见怪。国库的花销更不必说了,还要惊扰沿途百姓,夹道迎驾送驾,乾隆游过安庆,游兴正浓,又叫徐士林陪同他到他的山东老家巡视。徐士林一听,就想到家乡贫究困苦的父老乡亲,怎么也不能让皇帝再去作践他们。便对乾隆说:"登州景色最好看的时候是秋天……"说着,便把胶东的秋景绘声绘色的地给乾隆叙说了一番,乾隆准奏,说秋天一定前往。
到了秋天,徐士林进就述职,乾隆又想起游登州的事。这事徐士林并没有忘记,早有准备,便启奏皇上说:"为皇上驾监,我最近回了老家一趟,没想到那里水旱虫风,四灾为患,庄稼颗粒不收,百姓流离失所,路毁桥断,车辇难行,圣上请看,"说着,从怀里拿出特意准备的一个猪尾巴大的小萝卜,双手呈在乾隆面前,说:"这是我在老家爬山下拔的一个最大的萝卜,可见那里的灾情是何等严重!望圣上暂缓东巡登州为宜。"
乾隆听了,自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去了,当即准奏;同时下了诏书,救济登州灾民。其实,那年登州地方是个好年景,徐士林变着法儿挡皇驾,护着家乡父老。
徐士林做江苏巡抚的时候,乾隆三次下江南,在江宁府,又对徐士林说:"我漫游了不少举国闻名的名山大川,就是没有到过老师家乡的爬山和留有始皇帝足迹的成山,深为遗憾。"徐士林听了,知道乾隆又要提出东巡登州的事了,便深思了一会儿,非常惋惜地说:"原来皇上想东巡臣下故里,是想到爬山一游,那真是皇恩浩荡。可异家乡黎民无福受授,那爬山万岁是万万去不得的。"
乾隆皇帝没有察觉徐士林是在变着法儿哄他,便问:"你那爬山为何我就去不得?"
徐士林说:"山道崎岖,车辇无法通过。"
乾隆说:"那我就步行而上。"
徐士林说:"圣驾难保,谁敢伴驾前往?"
乾隆听罢,心里不悦,生气地说:"文武百官,满朝皆是,还愁没人保驾?再说,到你故里一游,难道你也不陪?"
徐士林知道圣怒难犯,但心里并不发慌,平心静气地对答道:"陪伴圣驾,臣不怕赴汤蹈火,可是那爬山不仅难上,那时间,也怕圣上耽误不起呀。"
乾隆说:"上个爬山,难道还要三年五载?"
徐士林说:"三年五载不行,圣上请听当地一首民谣。"
乾隆侧了耳朵,徐士林念道:"爬山爬山,一爬九年,俯首摸地,仰首摩天,要是踏蹭脚,就掉进了金粉湾。"念过民谣,徐士林又解释说:"那金粉湾是爬山下的一个无底深渊,假苦掉了下去,神仙也没法救了。"
乾隆皇帝听了,吓了一身冷汗。不过他还是倒驴不倒架,硬充好汉说:"不去了,我倒不是怕掉进金粉湾,就是九年的功夫耽误不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10
一代名臣徐士林

乾隆六年(1741年),清王朝的江苏巡抚在回故乡途中病逝,乾隆帝下令将其画像进“贤良祠”,与开国元勋和辅佐重臣同等待遇,这是清朝任巡抚职务之人死后进“贤良祠”的第一人,他就是徐士林。徐士林(1684年-1741年),文登爬山后人,出生农民家庭,“秉性质直”,入私塾后,奋志励学,27岁中举,29岁中进士,曾为皇子皇孙授课,乾隆皇帝也在其学生之中。所以说,乾隆皇帝的满腹经纶其中就有“文登学”的因子。
【徐士林(1684~1741年)字式儒,号雨峰,晚号岜山老人,清朝江苏巡抚。文登市岜山后徐家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秉性质直”。康熙五十年(1711年)中举,五十二年(1713年)登二甲进士,由教习授内阁中书,迁刑部主事,改礼部主事,晋员外郎。雍正五年(1728年)授江南安庆知府,十年(1733年)擢江苏按察使。因在安庆失察私铸,降为福建汀漳道。乾隆元年(1736年),升河南布政使。五年(1740年)秋升江苏巡抚。六年四月染病,疏请归侍母病未准。六月病益甚,再疏获允。九月十六日动身归,船行至淮安病逝,终年五十七岁。乾隆皇帝命祀于京师贤良祠,赐祭葬如例。清代任巡抚死后进贤良祠的,徐士林是第一人。】
士林亭
徐士林先后任内阁中书、刑部主事、礼部主事、晋员外郎等职。清雍正五年徐士林出任江南安庆知府,10年后转任江苏按察使,乾隆元年任河南布政使,乾隆五年升任江苏巡抚。徐士林生性廉俭,赴江苏按察使任时,仅仆从三人和一担行李。吴地风俗奢侈,游惰者多,徐士林“坐卧处布衾木榻”,曾在“沧浪亭”设五簋粗米饭宴请乡绅,从此,五簋脱粟称“徐公宴”,传遍江南,“节俭之风始行”。
徐士林精于断案,史称“治狱如神”。在30多年宦海生涯中,亲奉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为官清廉,堪为师表。徐士林每定一案,必先摘大略牌示,然后才发文册,使官吏不能从中作奸。他常选典型案件,让僚属试判,以“试其才”。他再三告诫:执法过于严苛了,易激化矛盾;轻了,则助长坏人坏事。他认为,法律如同医书《本草纲目》一样,种种案件千头万绪,像病人经络虚实一样复杂,同样照《本草纲目》行医,不善于用药的会治死人;同样照法律办事,执法不当也会有严重后果。

徐士林立身端方,敢于直言。乾隆四年进京述职时,皇帝召见,问他:“你看按何标准选用人才?”徐士林答道:“善于反映情况、献纳建议的人,虽然聪敏,不一定是人才;掩盖是非真相的人,好像清白高洁,实为蛀虫。”江苏乃富庶之地,而徐士林又深受皇恩,按惯例进见皇帝应进献重礼,但他却只献《二典三谟要义》一卷,借古典给皇帝提出安邦治国策略。为此,乾隆皇帝朱批:“语不云乎?赠人以物不如赠人以言也。”徐士林曾有一诗最能表达他的“真热血”:“乾坤岂是无情物?民社还依至性人。不有一腔真热血,庙堂未许说经纶。但使无颜皆可富,若非有骨岂能贫!双睛不染金银气,才是英雄一辈人。”
第2个回答  2008-03-11
据说徐士林有一个弟弟,但是没有留下姓名,徐士林可考的儿子是徐朝亮,而他的父亲不可考,关于徐士林的身世有下面这样的一个故事。清史稿里面没有更多资料透露……

有一户人家姓郭,在路边开了一个马车店,相当于现在的宾馆了。马车店来来往往不少是作生意的商人,有一个商人是小观徐家人,每次生意回来经过马车店都要住一宿,第二天赶回家中。时间长了徐老板便和店主家的小姐产生了感情,有一次住宿后,第二天徐老板便得了急病,并死在店里。不久郭小姐就怀孕,十月怀胎生下孩子。父母大怒,在当时确是伤风败俗,难以接受,就派人将女儿和孩子送往徐家。徐家又以查无实据为名不肯接受。

郭小姐有家不能归,悲痛万分,就带着襁褓中的孩子流浪讨饭为生。孩子渐渐长大,有一天经过一个私塾,在窗外看先生教书,结果过目不忘。先生看他尽管瘦弱,但是聪慧过人,就建议母亲让孩子读书,郭小姐讲明实情:自己是要饭的,无力供孩子读书。先生就说,这孩子如此聪慧,不读书实在可惜。若肯努力,将来必定有出息。先生愿免费教孩子读书,让他作个旁听生吧。这孩子就是徐士林。

参考资料:

第3个回答  2008-03-03
清史稿也没有记载啊!只晓得他是文登徐家村人,实在需要去当地查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1-16
我就是徐士林的后代啊,我们就是分在东北的那一支,我家里还有族谱,手抄本,应该不是原本,上面写的很清楚,我爷爷是冒字辈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