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和锦衣卫是什么关系?西厂又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东厂和锦衣卫没有直接关系,东西两厂为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锦衣卫是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锦衣卫全称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雅称为缇骑,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明代设锦衣卫,乃是著名的酷政。其实,这类系统,自己有军队、有监狱,又直接向皇帝负责,基本上贯彻于整个明皇朝的始终。《明史·刑法志》把它们与廷杖(皇帝在朝廷打臣僚板子的肉刑)加在一起,称之为:“明之自创,不衷古制”。

西厂即明朝官署名。即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正德元年(1506年)复置,刘瑾被诛后,即废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16
锦衣卫是朱元璋建立的用于监察百官,东厂是永乐皇帝朱棣建立的,由于纪纲的肆无忌惮使朱棣感到锦衣卫没有人监督,绝对的权力产生了绝对的腐败,所以建立了东厂,由内宦负责。可以监察锦衣卫及百官,但是只有逮捕权没有审问权。西厂是由明宪宗朱见深设立的,由太监汪直负责。因为朱见深无法掌控锦衣卫和内东厂,所以自己建立了一个特务机构,选人是从锦衣卫中选。但是自从汪直造反之后,就拆撤了。后来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因为同样原因复立西厂,由谷大用负责不过不久之后正德死了,西厂也就裁撤了。
第2个回答  2012-09-16
都是特务机构,东厂是朱棣后来设立的。也就是明成祖,锦衣卫是朱元璋设立的。也就是明太祖。他们不受法律约束。直接有皇帝管辖。西厂后来为了钳制东厂。东厂都是宦官。锦衣卫是皇帝的亲信侍卫。都是为了监视人。不过他们权利很大。看谁不顺眼就随便找个罪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第3个回答  2012-09-16
锦衣卫,东厂,西厂合称厂卫。朱元璋时特设特务机构锦衣卫,后朱棣夺皇位,加设东厂,由宦官管辖,凌驾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再设西厂,凌驾于东厂和锦衣卫之上,后西厂取消。 锦衣卫,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
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一人掌理,委以缉访刺探的大权。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相比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的形式进行汇报,要方便的多。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
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被撤销,只相隔一个月宪宗又恢复西厂。明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刘瑾倒台,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西厂作为一个临时产品,就这样在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属于外臣。而东厂、西厂的首领是宦官,即内臣。
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后来居上。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锦衣卫向皇帝报告要具疏上奏,东厂可口头直达;皇帝还赋予东厂督主以监督锦衣卫人员的权力。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 。在宦官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第4个回答  2012-09-16
东厂是官宦的总部,是皇上所设立的一个司.法机.构。锦衣卫是东厂里的特物侦探,东厂主要是负责帮皇上找说闲话的人,和看看谁有异动,比如篡权操练兵马什么的,有没有皇上的指令他们都查,查出来就好不了,来俊臣就是在如果明朝属于东厂里的老大,瓮中之鳖吗,锦衣卫就是东厂里负责调查官吏的公.务.员,只不过他们的身份特殊,西厂和东厂一样的,两厂是为了平衡用的,,只不过西厂没有东厂权利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