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怎样表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并分析其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怎样表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并分析其现代意义。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听其言而观其行”。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明则行无过矣”。韩非子提出以“参验”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王充对于各种知识和言论要坚持以“效验”来“订其真伪,辨其虚实”。王夫之认为“行先后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知行终始不相离”、“力行而后知之真”、“行听乎知”。孙中山提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

摸是实践,盲人们各自的结论是认识。

如果不是盲人,就可以用眼睛去看到象的全貌。这样大家的认识就会有一个基本的共识。

如果用慧眼去看,就可以不局限于肉眼所见的表面现象,而发现事物的细微本质,这样大家的认识

又会获得更多的共识。

怎样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在各个时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07
你所举的例子不是说得很明白了吗?这是你要去理解的。至于“实践”这个东西,很简单,试一试、尝一尝、摸一摸、做一做。不要与哲学挂钩,没有用的。你要知道,哲学是纯思维的纯科学与实践应用无关。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与实践无关一样,他说:世界统一与物质。你去实践实践,行吗?你不还是要用理论来说明吗?
第2个回答  2012-09-06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有:
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行”放在对知识的掌握(学文)之先。墨子说:“言足以复行者常(尚)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尚)”。强调言行一致者值得崇尚。荀子把“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并对“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先秦以后,历代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都有关于“行先于知”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他建立了“行先后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第二,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还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他认为有两类人:一类人知而后行,以知统行,这是“君子”;另一类人知而不行,知行脱节,这是“小人”。《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王夫之指出“知行终始不相离”,他既强调“力行而后知之真”,同时又提出“行听乎知”。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指出人类的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
第三,以行验知,以行证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墨子认为,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标准有三个,即以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荀子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和言论必定是“有符验而可施行”的。韩非提出以“参验”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参验”的标准既包括事实的排列比较,经验的互相参照,也包括实践效果的验证。王充认为,对于各种知识和言论,要坚持以“效验”来“订其真伪,辨其虚实”。孙中山则明确提出,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仅要通过行才能得到证明,还要对实际生活产生功用。
第四,知行并进,相资为用。关于知和行的辩证关系,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其中,尤以王夫之关于“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论述最为明确和深刻。他既反对在知先和行后之间划一条截然界限,又反对混淆知行差别、取消先后次序的“知行合一”说。至于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强调知与行不可分割这一点还是有合理之处的。如南宋的朱熹说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条件的限制,难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他们所提出的许多深刻的见解,对于我们仍具有启发意义;认真总结这些思想,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并可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益借鉴。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