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请问有谁知道,伯高死于卫...于寝则已重。的翻译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

伯高死了,孔子派去致吊送礼的使者还没到,孔子的弟子冉有就代为准备了一份含有一束帛四匹马的礼物往吊,并称说是奉了孔子之命。孔子听说后,说:“真奇怪!这平白让我失去了对伯高的诚信。” 伯高死于卫国,其家属派人来向孔子报丧。

孔子说:“我在什么地方哭伯高呢?如果是兄弟,我在祖庙里哭他;父亲的朋友,我在庙门外哭他;老师,我在正寝里哭他;朋友,我在正寝门外哭他;只是互通姓名的泛泛之交,我在野外哭他。对于伯高来说,在野外哭他,嫌得交情太浅;在正寝哭他,又显得礼数太重。“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

扩展资料

《礼记·檀弓上》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礼记》中的一篇,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为士者必读之书。

作品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大量使用了比喻修辞格。首尾蝉联,层层推进,表达谨严周密,如行云流水。广泛运用了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这些辞格的运用都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从而使《礼记》繁琐细碎的记文有起伏、有变化,获得一种灵动的生气。

文章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1、翻译:

伯高死在卫国,有人来向孔子报丧。

孔子说:“我应该在哪里哭他呢?如果是兄弟,我就在祖庙里哭他;如果是父亲的朋友,我就在庙门之外哭他;如果是老师,我就在所住的正室里哭他;如果是朋友,我就在正室的门外哭他;如果只是泛泛之交,我就在郊外哭他。至于我和伯高的关系,如果哭于郊外,就显得太疏远;如果哭于正室,就显得太重。

2、出处:《孔子哭伯高之丧》

3、原文: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

扩展资料:

《孔子哭伯高之丧》的道理:

本节描述的是冉有传达孔子慰问伯高的问题,自己的学生去世,当然是自己前去吊唁慰问,如果需要别人代劳,也要明示,可是冉有就主动代替孔子送礼,这确实过分了。

人与人相处,有亲疏远近的不同,感情自然也有深浅厚薄的差异,所以相对的态度也应该有等差的区分。礼制的订立,其显著的功用就在于区分等差,能遵守礼制的规定,在行为举止上自会懂得分寸。

孔子计较哭丧之所在,正是思虑于深浅厚薄之间如何才能做到合宜,并体现出亲疏远近。而最后交代子贡的话,也是由于子贡作为临时的主丧人,和真正的丧主还是有所不同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1-14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