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宋朝的“三易回河”?

如题所述

三易回河,当然有三次,第一次据说是因为宋朝没有燕云十六州(石敬瑭送没了),宋仁宗想让黄河改道,让黄河作为天然天堑(下下策),第二次是宋神宗在位期间,为了否定宋仁宗的政策,又想把黄河挖回来(说好听了亡羊补牢,说难听了,作),第三次是在靖康之变以后,宋朝南迁了,为了挡住金人南下,索性彻底挖烂黄河,留给金人一个烂摊子(这个站在当时来看,军事需求,不做评价,至少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属于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事实上,一开始第一次易回河就是为了避免黄河继续向北改道以致北宋失去黄河天险,宋仁宗和文彦博等人也没有乐观估计自己的能力,也是做为大战略需求,只不过没有实现目的罢了。三易回河不可避免的对百姓造成了大量伤亡和损失,但核心问题就在于,北宋没能拥有北方屏障,所以做出的“下策”,至于为什么没有燕云十六州,就又要提到儿皇帝石敬瑭和大宋车神赵光义了。(赵匡胤多活几年多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8
看到黄河北流,生怕河北再无天险,水师直取东京,于是历时三代帝王数十年的时间,征发大量劳工大修堤坝,强迫黄河改道,最后导致黄河决堤,洪水肆虐河北,大宋回河工程进行了三次,黄河也因此爆发了三次特大洪水,最后成功将整个河北冲成了白地,百姓或死于水患,或流离失所,河北从此无险可守,以至后来金兵长驱直入,灭亡了。并且黄河此后开始夺淮入河,此后数百年都水患连连,彻底成了一条病河,以至于后来的金元全部被这条病河拖垮…遗祸了数百年之久。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14
这个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共识:人为让一条最宽处1500米,最窄处300米的河流(宋朝时候【又今河广二百馀步,六塔渠才四十馀步,必不能容】,宋代一步一般认为是现在的1.2米左右)的河流改道上百公里是现代工程技术都非常困难而且危险的事情!
实际上当你有这个共识之后大概对于三易回河就不会有任何的好观感,对于三易回河的性质最合适的莫过于大文豪欧苏轼直接炮轰皇帝说的【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横费之财,犹可力补,而既死之民,不可复生】。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样的项目为什么会延续三代皇帝,横跨近半个世纪?而且三易回河绝不是某些洗地文中提到的对于治水能力过于乐观,因为首先一开始三易回河就是为了避免黄河继续向北改道以致北宋失去黄河天险,其次宋仁宗和文彦博等人并没有乐观估计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早就进行了一次代价极度惨烈的实验【前日六塔水微通,分大河之水不十分之三,滨水之民,丧业者已三万户】
第3个回答  2019-12-27
大宋看到黄河北流,生怕河北再无天险,契丹水师直取东京,于是历时三代帝王数十年的时间,征发大量劳工大修堤坝,强迫黄河改道,最后导致黄河决堤,洪水肆虐河北,大宋回河工程进行了三次,黄河也因此爆发了三次特大洪水,最后成功将整个河北冲成了白地,百姓或死于水患,或流离失所,河北从此无险可守,以至后来金兵长驱直入,灭亡了北宋。并且黄河此后开始夺淮入河,此后数百年都水患连连,彻底成了一条病河,以至于后来的金元全部被这条病河拖垮…遗祸了数百年之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