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悼词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其一,郭沫若的两幅挽联。鲁迅逝世时,郭沫若远在日本,惊悉鲁迅离去,立即写了三幅挽联。一幅是:「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上联头两句,是指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九日高尔基逝世和同年鲁迅逝世的十月十九日,刚好相隔四个月。鲁迅当时有「中国高尔基」之誉,故称「双星」。下联的头两句,意在说明作者与鲁迅的关系。「二心」,指鲁迅参加「左联」后的作品《二心集》;「憾无一面」,指作者将自己一生未能与鲁迅相晤引为不能弥补的憾事。另一联是:「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此联看似简单,实则深刻。虽将鲁迅与孔子相提并论,却指出了二者的截然不同。因为「孔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麼关系」(鲁迅语),而鲁迅却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传人,其一生的业绩,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既前无古人,又会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二,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送的挽联:「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中国小说史」,指的是鲁迅一九二○年起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的讲义。下联中,对鲁迅在遗嘱中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的见解,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赞许。

其三,国际友人斯诺和姚克联名写的一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此联情深意切,语带双关,将鲁迅的《彷徨》、《呐喊》两书,分嵌联中,但却不著一丝雕饰痕迹,可谓自然妥贴,精妙奇绝。上联的「译著尚未成书」,指当时姚克与斯诺译编的《活的中国》。

其四,著名文学家唐弢为哀悼鲁迅写下的挽联:「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诚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老真大老,三十载来打出一条路,待吩咐,此贵端赖后死肩。」上联说,受尽最大的痛苦、磨难不哭,受尽屈辱也不哭,但真不知道今年是什麼年月,四个月前为失去高尔基流过两行泪,谁又能料到,这次您竟溘然长逝,禁不住又流下眼泪。下联说,先生的言行品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将永远传下去。我们将听从您的号令,担负起您未竟的事业。

其五,鲁迅在日本的挚友佐藤村夫撰写的挽联:「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三个「有」,代表了鲁迅所拥有的成就、威信和未来。三个「不」,则表达了鲁迅的志向、情操和气节。

其六,上海学生剧团所送的挽联:「熄了,光耀著世界的火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既表达了对鲁迅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也有对劳苦大众的号召。文字朴实无华,诚挚感人。

其七,陈毅於一九五○年纪念鲁迅逝世十四周年时写的挽联:「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於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这副对联,写得朴素自然,感情真挚热烈。

还有对他的文章着重强调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8
去世后的1937年,日本的《文学向导》刊登了怀念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写道:“他大概曾到我家来辞过别,最后的会面是什么时候,却忘记了,一直到死还把我的照片挂在房里,真是让人欣慰的事,上面这样的情形,这照片照得什么样子,并在什么时候送给他的,也记不起了。若是毕业生,也会一道照纪念相片的,但我却一次也没有和周君摄过。我的照片他是怎样拿到手的呢,也许是妻子交给他的吧。这样一说,我倒也希望见见那时候自己的样子。把我敬仰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奇妙。先前说过,我仅仅给他看过笔记”。

至于他为什么那样对待鲁迅,他也做了解释,“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野坂先生教过汉文,一方面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所以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罢。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朋友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要是早读到这些该多好呀。而至死周君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有音信,我会怎样的喜欢呢?遗憾的是,到如今是怎样也不成了。蛰居在这样的乡间,外边的事尤其对于文学我更是门外汉,所以什么也不知道。”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我个人认为第二个比较精炼。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08
鲁迅去世后的1937年,日本的《文学向导》刊登了藤野先生怀念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写道:“他大概曾到我家来辞过别,最后的会面是什么时候,却忘记了,一直到死还把我的照片挂在房里,真是让人欣慰的事,上面这样的情形,这照片照得什么样子,并在什么时候送给他的,也记不起了。若是毕业生,也会一道照纪念相片的,但我却一次也没有和周君摄过。我的照片他是怎样拿到手的呢,也许是妻子交给他的吧。这样一说,我倒也希望见见那时候自己的样子。把我敬仰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奇妙。先前说过,我仅仅给他看过笔记”。

至于他为什么那样对待鲁迅,他也做了解释,“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野坂先生教过汉文,一方面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所以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罢。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朋友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要是早读到这些该多好呀。而至死周君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有音信,我会怎样的喜欢呢?遗憾的是,到如今是怎样也不成了。蛰居在这样的乡间,外边的事尤其对于文学我更是门外汉,所以什么也不知道。”
第3个回答  2012-06-08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