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1.描写周瑜的诗句,成语,或句子
历史上描写周瑜的诗词很多,多是关于赤壁的,也多有描写周朗风采和周朗顾曲的。
其中最有名的是苏轼和李白。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万古流传,他盛赞“三国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唐宋诗人墨客赞美周瑜,把赤壁破曹主要功劳归之于周瑜,是合情合理合乎史实的。
其次则是李白的,在《赤壁歌送别》中李白写道,“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唐诗中还有其他以赤壁一战明确贬曹的,如胡曾 《咏史诗·赤壁》,“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杨巨源 的《上刘侍中》,“ 风景佳人地,烟沙壮士场。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
以及刘长卿的《送崔使君赴寿州》,“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酬。” 李九龄 《读三国志》则将瑜亮做了并列,“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句子:周瑜与孔明,一名将一名相,这是唐时的定位。 宋另有戴复古的《赤壁》前四句则是,“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他的后四句紧跟着写道,“白鸟沧波上,黄州赤壁边。
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 宋自逊的《贺新郎》上半阙写“唤起东坡老。
问雪堂、几番兴废,斜阳衰草。”下半阙则写,“周郎英发人间少。
谩依然、乌鹊南飞,山高月小。” 戴复古《满江红》也是气势激烈,“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南宋豪放派名家刘过刘改之则有《舣舟采石》,“周郎未战曹瞒走,谢安一笑苻坚危。
黄云如屯夜月白,箭痕刀痕满枯骨。” 金朋说《赤壁鏖兵》述,“西北楼船烈焰中,周瑜于此破曹公。
孙郎不是刘豚犬,百万兵消一阵风。” 刘克庄的《即事十绝》更干脆,“老贼顺流下,周郎凭轼观。
不干春水事,一蹙走曹瞒。” 岳飞的孙子岳珂禀承家风,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尤工诗文,他在《赤壁》中歌道,“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亲提三万走曹瞒,不以敌勍恨兵少。”
对了,这里的二十四不是指赤壁大战时周瑜的年纪,只是突显周瑜的年少英姿,也是为了要避开下句中的三万的三。“恨兵少”出自《三国志·江表传》,《江表传》里记载刘备听说周瑜只有三万人时道,“恨少。”
魏晋之后的南北朝,庾信就有诗,“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隋朝也有江总诗,“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
魏晋之后的南北朝,庾信就有诗,“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隋朝也有江总诗,“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
元邵亨贞另有《贺新郎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人世事,几圆缺。”
苏轼也做过《南歌子》,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菩萨蛮》,“画楼影蘸清溪水。
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
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
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
春风大小乔。” 除此外,以梅子黄时雨著称的贺梅子贺铸也有名词《诉衷情》。
“乔家深闭郁金堂。朝镜事梅妆。
云鬟翠钿浮动,微步拥钗梁。情尚秘,色犹庄。
递瞻相。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
“时误新声,翻试周郎”,说不尽的妩媚风情,《诉衷情》的词牌从此又得别名《试周郎》。 最别致潇洒,却是唐张祜的《觱篥》。
“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妩媚可爱当属吴梅英的《声声慢》,“曲中倚娇佯误,算只图、一顾周郎。花镇好,驻年华、长在琐窗。”
非常的有邻家小妹娇憨态。 明确将顾曲与知音相连的诗词,最早见于唐湛贲的《伏览吕侍郎丘员外旧题十三代祖历山草堂诗》,“桑田代已变,池草春犹碧。
识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苏轼对此亦有跟和,《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中有“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的诗句,这个知音即指佳友,也许亦指数朝之后,他之欣赏周瑜“言论英发”的一文一武隔代知音。
范成大的《 临江仙》则道,“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知音再往后演变,周郎顾曲也成了怀才不遇的代指,曲误若有人顾,欣逢知音,若无人顾,则是知音难觅了。 少年时有段飞扬岁月,其后却处处受制主和派,力主抗金的辛弃疾曾有《惜分飞》,“最是周郎顾。
尊前几度歌声误。望断碧云空日暮。
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
更无人管飘红雨。 ”一派怅往伤怀。
元邵亨贞另有《贺新郎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人世事,几圆缺。”
王质的《八声甘州·事茫茫》。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
想苍烟金虎,碧云铜爵,恨满乾坤。郁郁秣陵王气,传到第三孙。
风虎云龙会,自有其人。 朱颜二十有四,正锦帏秋梦,玉帐春声。
望吴江楚汉,明月伴英魂。浥浥小桥红浪湿,抚虚弦、何处得郎闻。
雪堂老,千年一瞬,再击空明。” 正是周郎已去,何人顾曲? 最伤感的则属郑板桥的《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 射江流血。咸阳三月,。
2.求有关周瑜或者是周瑜写的诗
关于周瑜的诗词
咏赤壁 (唐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赤壁 (唐 胡曾)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题周瑜将军庙 (唐 胡曾)
共说生前国步艰,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武旌旗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赤壁怀古 (唐 王周)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赤壁风月笛图 (金 李纯甫)
征鼓掀天旗脚红,老狐胆落武昌东。
书生那得麾白羽?谁识潭潭盖世雄?
裕陵果用轼为将,黄河倒卷湔西戎。
却教载酒月明中,船尾呜呜一笛风。
九原唤起周公瑾,笑煞瞻州秃鬓翁。
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 (明 王奉)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赤壁石刻 (明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天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旧还英雄。
3.形容周瑜的句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万古流传,他盛赞“三国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唐宋诗人墨客赞美周瑜,把赤壁破曹主要功劳归之于周瑜,是合情合理合乎史实的。
其次则是李白的,在《赤壁歌送别》中李白写道,“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唐诗中还有其他以赤壁一战明确贬曹的,如胡曾 《咏史诗·赤壁》,“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杨巨源 的《上刘侍中》,“ 风景佳人地,烟沙壮士场。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以及刘长卿的《送崔使君赴寿州》,“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酬。”
三国演义中关于周瑜的相关诗句
李九龄 《读三国志》则将瑜亮做了并列,“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句子:周瑜与孔明,一名将一名相,这是唐时的定位。 宋另有戴复古的《赤壁》前四句则是,“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他的后四句紧跟着写道,“白鸟沧波上,黄州赤壁边。 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 宋自...
三国演义中关于周瑜的诗句
1、唐代诗人杜牧《赤壁》的诗句中由提到复周瑜: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也被关进这铜雀台了。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描写周瑜的句子: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制。 意思是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
《三国演义》中关于周瑜的原句~所有的
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为中护军,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期间,力主拒曹,而指挥全军在乌林迎击曹军取得胜利。赤壁大战之后,周瑜谏议孙权将刘...
描写周瑜的诗句,成语,或句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翻译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
关于三国周瑜的诗句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2.有关周瑜的诗句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
形容周瑜的诗句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对周瑜的描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段诗句描述了周瑜年轻时的风采,小乔刚嫁给他,英姿勃发,风度翩翩。《三国演义》中也有周瑜的身影,书中有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这是诸葛亮对周瑜的感叹,表示周瑜和自己同在世上,却又才能不如自己...
三国中,“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这首诗写的谁(详 ...
有诗云: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在《三国演义》中,周瑜由于心胸狭窄,眼光短浅,常怀妒贤嫉能之心。再加上诸葛亮老计高一着,他害贤不成反自误,是个悲剧人物。而实际上,历史上的周瑜是文武双全的年轻儒将,性情...
赤壁怀古中描绘周瑜意气风发儒雅不凡的气度的诗句
《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贬低周瑜严重扭曲历史造成的。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历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
求描写,或有关,或有提到周瑜的诗句,或文言文句子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 东吴精兵广,西蜀多强将。同舟共济谱一曲,绝唱:千百年来犹回荡。饮酒中军帐,既生周瑜何生亮?天下无人...
既生瑜何生亮是什么典故?
背景: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和诸葛亮都是极为聪明的谋士,但周瑜在多次与诸葛亮的较量中都败下阵来。尤其是在赤壁之战前后,周瑜虽然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但往往被诸葛亮抢先一步或识破计策。含义:“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是周瑜在临终前发出的感叹。他自认为才智过人,但诸葛亮的出现让他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