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贫困到温饱(小康不得分)(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基本解决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2分,答中两点即可)
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哪两次历史性跨越?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说明---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哪些新的阶段性特征?
1. 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3.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4. 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协调性增强的特点。5. 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稳步提升。6. 尽管农业基础地位有所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7.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仍任重道远。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前,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处在温饱不足状态,农村还有2.5亿贫困人口。经过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拥有的财富迅速增加。改革开放的30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历史性跨越的30年。就业人员持续不断增加。作为...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七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大踏步的迈向全民小康。以前,人们穿土布衣服,到现在,涤纶腈纶各种面料都有。从...
中国建国60年的变化表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
1990年中国经济是什么样子,对当时百姓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影2、人民的生活已经实现了从贫困到总体福祉的历史性跨越,并且正在朝着总体福祉的目标前进。3、经济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从不平衡向相对平衡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4、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由弱到强,跨越式发展,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对国家不利:...
如何写关于祖国的变化和成就
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消费品档次升级,消费支出同步增长,消费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古老中国...
结合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史,谈谈你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理解...
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理论体系,开辟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人民所掌握,在世界 上创造出了中国式的发展奇迹。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已赞...
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生活的很苦。新中国成立前,经济缺失,生存困难,经常是很多口人住在很小的破旧的矮小阴暗潮湿的房子里。1947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婚宴上的新郎和新娘,酒席上每个位置放一根香烟,不像现在都是整包的。肉店的屠夫,现在猪肉都是在超市分割售卖,这样卖肉的情景很难再看见。理发店刮脸的师傅和...
祖国或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变化,请他们谈谈感受。家乡:温州。注意——近年...
我国改革开放25年来的成就 25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已经形成,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4%。25年前,中国年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