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为什么会留下这么大的防守漏洞?

如题所述



1839年3月10日,禁烟政策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终于抵达广州。


早在林则徐到广州之前,两广总督邓廷桢、两广总督易良就已经在禁烟方面颇有建树。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缴获的鸦片数量达到了中国的最高水平。但如果与近两年走私到中国的81000箱鸦片这个数字相比,就不值一提了。毫无疑问,这意味着继续使用传统的禁烟措施,如逮捕香烟经销商、搜查香烟店和驱逐香烟携带者,是不可能完成道光“必须杜绝鸦片”的任务的。


林则徐决定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按照清朝的规定,来广州的外商只允许与政府指定的行商进行贸易。于是,到了广州的第八天,林则徐召集行商开会,下了一道严令,指示他们向外商传教,把船上存放的几万箱鸦片全部上缴。


商人们以为这是清官索贿的又一套路,就没把林则徐的命令当回事。连续几天,外商中没有动静。


3月24日,林则徐宣布终止广州一切对外贸易,随后封锁了外商集中的商业馆区,切断了里面的各种物资供应。也就是说,林则徐把一个66000平方米的大商业大厅变成了一个大看守所,里面关着大约350个外商。不喝水不吃东西的滋味自然不好受。三天后,英国驻中国商务总监陆毅最终决定让步。他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劝英国商人给他鸦片,然后他把鸦片给了中国政府。


陆毅的声明使林则徐大大松了一口气,同时,被困的英国商人也大为兴奋。林则徐认为禁烟令终于有了效果,但如果他知道英国商人为什么这么激动,也许他就无法放松了。


商人们之所以兴奋,是因为这一正义之举意味着英国政府决定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的鸦片最初是出售的。不管是卖给中国人还是卖给英国政府。既然英国政府愿意购买他们手中的鸦片,为什么不呢?于是,他们满口答应交出库存的鸦片,甚至还报出了还在运输途中,尚未到达广州的鸦片。少数美国商人,乘势而上,也通过关系把自己的鸦片转到英国商人的名下,以求减少损失。结果林则徐收的鸦片比他想象的多。


这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也未必是好事。


3月27日上午,林则徐收到一封来自陆毅的信,表示愿意交出鸦片。林则徐和他的手下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陷入了战争的陷阱。这个帖子改变了林则徐此行的性质。原本针对外商的反鸦片走私行动,从此变成了中英官方的谈判。


同一天,林则徐还收到了一封外商的集体签名信,信中说林则徐传达给他们的许多事情相当复杂,他们自己无法作出决定,所以恳求林则徐去找各国领事和总经理“自己处理”。林则徐也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他愉快地接受了外国商人的建议。从那以后,他所有的谈判都是针对各国官员的。这意味着从这一天起,站在林则徐对面的人不再是独立的鸦片商,而是他们背后的政府,英国政府首当其冲。


按照中国传统官僚体制的评价标准,林则徐是典型的模范官僚,清正廉洁。不幸的是,他对现代西方的基本外交经验几乎一无所知,于是不自觉地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一场本来可以完全定义为中国内政的禁烟运动升级为中英外交冲突。正是这个错误,给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最基本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英国议会不可能通过对中国动武的提案。


陆毅代表英国商人转交鸦片,意味着林则徐没收了英国政府的财产。1839年4月3日,陆毅给英国首相约翰巴迈尊写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侵华计划和赔偿要求。


6月中旬,虎门的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鸦片混合石灰粉的味道。那一刻,林则徐达到了民族英雄的最高点。但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当伦敦和印度的军舰启航时,一场即将改变中国命运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早在五月一日,在虎门忙着收运鸦片的林则徐就对形势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英国人外表看起来桀骜不驯,其实内心十分胆怯;他们的船虽然强,有利可图,但是只在海面上有优势,进了内港也没用。但是广州有很多关口,有很多自然灾害可以依靠。况且,即使没有鸦片贸易,只做正经生意,英国人也能赚到三倍的利润。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会选择战争放弃这个码头。


自从属于中国内政的禁烟行动成功转化为两国政府间的谈判后,正义和法律的态度日益强硬。正因如此,林则徐在奏折中特意提醒道光:义法向来狡诈。他知道我们国家对“边境争吵”这种事情非常敏感,所以他希望恐吓我们,甚至收买汉奸,到处造谣。林则徐向道光承诺,英国人绝不敢通过侵略别国来刺探中国。所以,皇帝千万不要被任意恐吓所蒙骗。


林则徐非常肯定自己的判断。9月5日,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对最近义法表现出的强硬态度极为不解:义法没有出路,不知道他为什么还不肯回头。


澳门的葡萄牙人传来消息,英国从中国和印度调集了12艘军舰。林则徐对此嗤之以鼻。他对澳门总督说:这些都是谎言,是义律编出来的,根本不值得讨论。


这种极端的自负一直持续到1840年4月。当时英国将对中国动武的消息众所周知。美国领事找到林则徐,告诉他英国军舰将于6月封锁广州港。所以他要求中国尽快让美国船只进港,开仓卸货,避免战争,减少损失。林则徐依然对美国官方的官方消息不屑一顾,称之为“谣言”——没有近代基本外交经验的林则徐根本无法理解美国领事话语的官方味道。


6月,4艘英国军舰抵达广东沿海,但林则徐在奏折中说,这些船虽然装备了更多的武器,但实际上只是鸦片船——他竟然把军舰当成商船,把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争当成大规模的鸦片走私!林则徐最后的结论是:“正如皇帝所说,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7月17日,林则徐,平安折子,到了故宫。此时,英军已占领舟山12天。


我不信,但是战争真的要来了。


事实上,自1839年9月以来,中英之间经常发生武装对抗。到第二年6月,鸦片战争真的爆发了。在这九个月里,广东发生了七次大小不一的战争。然而这些零碎的战争并没有引起林则徐的警惕。相反,在向道光报告这些战争的结果时,林则徐的报告有严重夸大和吹嘘之嫌。他一直认为,与清军作战的对手,只是没有英国当局的命令而来到中国的军舰和走私商船。他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和英国处于战争状态。


但这些零碎的战争也促使林则徐做了一些战争准备。在折子中,林则徐认为清军的海军仍有能力在海上歼灭英国舰队,但水军出海较远,后方难免有疏漏。作为预防措施,不如“未雨绸缪,静观其变”,自然万无一失。道光对此深表赞同。


随后,林则徐还视察和加固了广东沿海的堡垒,加强了许多堡垒的火力强度,并在一些关键关口设置了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利用堡垒抵御海上力量的入侵是一种非常传统有效的战术,但林则徐的所有防御措施都忽略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所有的堡垒都无法防御登陆英军从其侧面和后方发起的地面进攻。正是这个漏洞,后来对清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林则徐为什么会留下这么大的防守漏洞?


1839年9月林则徐向道光出示的一份存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林则徐说:“彝族士兵除了枪,不擅长刺。他们还绑住腿脚,服装也很紧身。对他们来说,弯腰伸腿很不方便。如果他们上岸,他们会更加无助。所以,他们不是不可战胜的。”


1840年8月,定海失陷,林则徐向朝廷献计,建议重赏,鼓励军民奋勇杀敌。他说,其实是因为英国士兵的腿结构和中国不一样,很难屈伸,所以一旦摔倒,根本就爬不起来。基于这种认识,林则徐认为英军没有陆上作战能力,自然完全没有必要对他们的登陆作战进行防御。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看世界的人。然而,即使是他,在1840年这样一个门槛上,仍然是荒谬的,悲伤的,叹息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