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服雅训,儒通文法“的出处和含义

是有关秦汉法制方面的内容

关于王粲的政治作为和文学创作王粲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属儒家,间亦杂有法家刑名之学,认为欲致治世,必须“吏服雅训,儒通文法”,“宽猛相济,刚柔自克”(《儒吏论》)。他还接受了道家的某些影响。如《安身论》中把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安全,归结到“寡欲”就是入了黄老一途。其政治观点和曹操基本一致,加上他饱览诗书,熟谙礼仪典法,几乎是“百事通”,所以曹操对王粲十分器重。他每次外出巡游或出征都带上王粲。公元213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建魏称帝,拜王粲为侍中。其时旧制礼仪废弛,朝内正要制定新制,曹丕就让王粲参与并主持,还派他负责撰写《太庙颂》。据史书记载:“汉末丧乱,绝无玉佩。魏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今之玉佩,受法于粲也。”可见王粲连古玉佩形制都了如指掌,可见曹氏父子选对了人。也正因此,王粲自视甚高,他曾作文将自己比作管仲,并强调:“帝王虽贤,非良臣无以济天下。” 如果仅仅是一个有作为的政客,王粲不会名垂青史,历史上比他更有作为的政客多得是。王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他那些感情丰富、清丽脱俗的诗、赋垒起来的。王粲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四》记载,原有《王粲集》十一卷,但没有保存下来。明代张溥辑有《王侍中集》一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文史料主要引自《三国志》、《文心雕龙•才略》、《隋书》等) 三、关于王粲的历史影响王粲以才名流传后世,是“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特别是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成为建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文心雕龙•才略》称他为“七子之冠冕”。王粲的《登楼赋》因抒发了一介书生报国建功的心情,引起后世无数文人的深深共鸣。以致于王粲登楼作赋后,登楼就与忧愁联系起来了,后人在作品中常常提及。如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中“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李商隐《安定城楼》中“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温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中“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中“故园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元遗山《石州慢•击筑行歌》中“生平王粲,而今憔悴登楼,江山信美非吾土,天地一飞鸿,渺翩翩何许”, 明代首辅张居正亦曾登此楼,作《题仲宣楼》诗二首,诗中叹息:“登高愧能赋,空羡昔人贤”。 明代王世贞曾作《仲宣楼记》。现代关注此赋的也不少。1975年,伟人毛泽东因眼睛患白内障,请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讲师芦荻给他读古典文学作品。他专门叫芦荻读王粲的《登楼赋》。芦荻读得很有感情,毛泽东也听得很入神。赋中“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以足少留”、“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等句中深厚的乡情、亲情打动了晚年毛泽东那颗孤寂的心灵。他赞赏地说,这篇赋好,抒发了作者盼望统一的感情,但也含有故土之思。接下来,他就回忆道:“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记的,到老年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我写《七律•到韶山》时,就想起了三十二年前的许多往事,对故乡十分怀念的。”一篇《登楼赋》引起了毛泽东的感慨,这无疑是文学的力量。千古以来,“王粲登楼”已经成为表达文人报国建功心态的典故。后人有感于此,在襄阳城内东南角建“仲宣楼”以为纪念。原楼早毁,现已恢复。襄阳万山有王粲井,襄阳城东南角建有纪念王粲的仲宣楼。仲宣楼因东汉建安七才子之冠王粲登临作《登楼赋》,王粲字仲宣,后人遂名仲宣楼。仲宣楼、黄鹤楼、晴川阁和岳阳楼,被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认为是“楚天四大名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12
王粲儒吏论(艺文类聚五十二。)
士同风于朝,农同业于野,虽官职殊务,地气异宜;然其致功成利,未有相害而不通者也。古者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十五入大学,学君臣朝廷王事之纪。则文法典艺,具存于此矣。至乎末世,则不然矣。执法之吏,不窥先王之典;搢绅之儒,不通律令之要。彼刀笔之吏,岂生而察刻哉!起于几案之下,长于官曹之间,无温裕文雅以自润,虽欲无察刻,弗能得矣。竹帛之儒,岂生而迂缓也!起于讲堂之上,游于乡校之中,无严猛断割以自裁,虽欲不迂缓,弗能得矣。先王见其如此也,是以博陈其教,辅和民性,达其所壅,祛其所蔽,吏服雅训,儒通文法;故能宽猛相济,刚柔自克也。

参考资料:文心雕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