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包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如题所述

包拯(999—1062)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进士出身。他秉公执法、一身正气,深受仁宗皇帝的宠爱,更因为明察秋毫,破案无数,被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俗话说千里马还的有个好伯乐,谁是包拯的伯乐呢?笔者认为是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为什么说宋仁宗是包拯的伯乐呢,因为纵观包拯的一生,以他的秉性为人和脾气,是宋仁宗这样的仁君成就了“包青天”。

我们来剖析一下包拯的一生。

包拯出身在名门望族之家,没有传说中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养大的,而是父母双全、宠爱备至,从小接受着良好的儒家教育,29岁中进士,被任命为江西永修县的“一把手”。然而包拯却有着严重的恋家情节,便奏请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边上班,于是改任为和州(马鞍山市和县)监税,等于在离家不远的和县管税收,就这,包拯和父母还是觉得不满意索性把官给辞了,当起了啃老族,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包拯任性的一面。

这“宅男”一当就是十来年,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在别人劝说下到安徽的天长县当了“县委书记”。包拯在家待业了十几年,这在现代人眼中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却是寻常之事,宋朝重孝道,包拯的为了孝顺父母官都不要了,这是孝子!3年后,42岁的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广东肇庆)“一把手”。

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文人雅士眼里的珍品,也是朝廷的贡品。这里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上加征几十倍的数额,私下贿赂权臣,可包拯破除了这个多年的潜规则,只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谁也不准私自加码 ,违者重罚。并且自己以身作则决不要一块端砚。这对于刚正不阿又不谙于人情世故的包拯来说,这样做是太正常的事了,殊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不懂为官之道、不懂潜规则,与同僚格格不入的另类官员包拯,却因“端砚事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调到中央,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这让包拯更加自信了,我就得这样做才能备受重、才能找到了我的人生价值。

包拯根据当时的朝政时局,对国家的内政外交上提出过许多批评意见;对朝廷上下不合法、不合情的事就要行使自己的监察权,就要弹劾。据统计,在他弹劾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有时为了一个人、一个案件往往反复上奏,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并且被他弹劾的都是当朝权贵。

监察御史包拯

他7次弹劾酷吏王逵,最终把这个宠臣拉下马;他弹劾仁宗最亲信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 他4次弹劾皇亲郭承佑,让仁宗几乎下不了台;他弹劾宰相宋痒,其人道德高尚,实无过错,包拯却弹劾他身为重臣却毫无建树。


包拯这股子劲让大臣见了就怕,甚至仁宗皇帝都有点畏惧三分。作为监察御史,包拯有时还要和皇帝当面理论,在争执到达最高潮时,义愤填膺滔滔不绝的包拯,将唾沫星子溅仁宗一脸,让皇帝尴尬至极又窝火。据史书记载“温成(张贵妃)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

按照常理,一个人被人把唾沫喷到脸上后,地位再低的人都会反抗的,可是宋仁宗不但没有发火,而是到了后宫,来到张贵妃面前,才“举袖拭面”。仁宗皇帝的大度,想来是为了国家考虑。可这在包拯看来,却以为连皇帝都怕了自己,就越来越认真和执着了,以至后来仁宗皇帝甚至到了一见包拯就躲起来的地步。

包拯这样的确有点过分了,俗话说君威难测、伴君如伴虎,要是换成其他皇帝,包拯早就死了几百回了,宋仁宗的确太仁慈了,是他成就了包拯,也就有了名传千古的“包青天”。包拯病逝后,老百姓莫不伤感,宋仁宗亲自到包家吊唁,并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欧阳修曾说,包拯一辈子“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这个评价是准确的。但我们也包拯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男人----宋仁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历史上的包拯在枢密院执行公务的时候,突然离世,享年六十四岁,死后皇帝为其吊唁!
第2个回答  2020-12-24
历史上包拯最后的结局是生病死了,包拯下葬那天,宋仁宗亲自去悼念和追赠其吏部尚书的职位。
第3个回答  2021-01-06
中年丧子,不过好在60岁那年喜从天降,又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在64岁的时候,得病去世。
第4个回答  2020-12-24
包拯后来得了重病,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