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的自我调节包括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糖尿病病人不仅要保持身体的健康,而且也要保持精神健康,这就需要病人不断的加强自我心理护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1)正确认识糖尿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决定着病后整个生命的生活生存质量。

保持乐观的情绪:乐观的情绪有利于气血的畅通、阴阳的调和,有助于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2亿人以上,仅我国就大约有1500万~2400万患者,在西方发达国家患病率更高,作为患者自己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认识到这点,可以克服因患病而感到孤单的情绪。

糖尿病者克服心理障碍,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只有从本质上认识糖尿病,并有信心战胜它,才能调动积极性配合医生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尚不能根治糖尿病,所以说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但是经过医患共同的努力,通力协作,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完全可以像正常人那样享受美好的人生。许多的调查资料也证明糖尿病控制好的病人基本上可享受正常寿命,寿命并无明显缩短。

对患病的认同或认可:既然患了病,就要大胆地承认,在思想上予以认同,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以病人的姿态来看待自己,不能像健康时一样无所顾忌。对糖尿病要有正确的心理认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目前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运用好现在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那种:“糖尿病是不是癌症的癌症”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主动治疗:在患病之后,不但找医生给予正确可靠的治疗,而且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与医生配合,按照医生的要求办。许多问题如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就全靠患者的主动性,单靠医生无论如何是解决不了的。对于少数对药物治疗反应不太理想的患者来说,主动的配合、持之以恒的合理锻炼、严格的饮食控制以及宽松舒畅的心理状态,这种治疗的主动性实际上决定了整个疾病发展与转归。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切忌把希望寄托在“祖传秘方”或“包治好”的“灵丹妙药”上。不要轻信那些道听途说的脱离现实的传言,否则不但延误病情的控制,还有可能导致人财两空。

(2)消除害怕心理,克服畏难情绪,保持乐观精神

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患糖尿病后,大多有害怕、精神紧张、忧郁、畏难情绪等心理障碍。长期的恐惧和精神忧郁,会导致身体里内分泌进一步紊乱,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使糖尿病加重,血糖升高,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所以消除精神紧张,保持乐观的情绪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是很重要的。克服急躁畏难情绪搞好自我监测,在具体治疗中要重视每个治疗环节,逐步实施各项治疗及监护计划,要克服急躁、怕麻烦等畏难的心理障碍。家人要关心理解病人的心理,一旦出现不耐烦的情绪时,家人要及时帮助他们并协助作好监测,而病人也应理解亲人的心情,要相互理解,克服心理障碍共同争取控制糖尿病的最佳状态。长期坚持治疗,一定会获得良好控制的。

(3)创造和谐的工作与家庭环境

要克服动辄发火的暴躁情绪,养成大度、遇事冷静的习惯,保持情绪的稳定,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工作中,团结同志一道工作,注意同事间关系,和睦相处,创造一个工作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的工作环境。回家后要与家人友好相处,相互理解,不要到处挑剔,创造并保持祥和的工作家庭气氛。这样的工作及生活环境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4)学会处理各种矛盾的方法

目前生活节奏很快,周围矛盾很多。为了避免糖尿病的恶化,你必须从窘境中解脱出来。首先,你必须学会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一般而言,各种矛盾(家庭的、单位的、社会的)大多是可以妥善解决的。只有矛盾解决后,心平气和,没有烦恼,血糖才会下降。争取社会的帮助,社会是患者生活的土壤,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是很重要的。患者应采取主动、晓之以理的态度,向家庭、单位介绍自己的病情,争取他们的理解,在饮食调配、工作性质、日常生活以及治疗费用等方面予以支持,大量的临床事实证明,社会条件好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社会条件差的患者。

(5)行为医学疗法

有些事一时自己解决不了,或遭到失败,使你整天苦恼,则糖尿病势必加重。此时你可以求援于行为医学家。20世纪中叶开始世界各国已将医学教育模式与医疗服务模式由原来的纯粹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移。行为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疾病以及探索使用行为矫正疗法来防治这些疾病的途径。故凡是与人们心理行为有关系的疾病均属于行为医学范畴之内。行为医学中有一个分支叫心身疾病,它专门研究心理因素对人体某些疾病的发病、发展、治疗和预后所发生的影响及探索行为医学治疗的途径与效果。糖尿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同样适合行为医学的治疗。

行为医学家所用的行为疗法有很多种,美国本生(Benson)所提倡的松弛反应就是其中一种,其原理是将自己的注意集中于自己的身体,调节呼吸,放松全身肌肉,排除杂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2

心理健康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