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鸦片战争看出清朝与英国的社会性质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不同?

如题所述

鸦片战争过程中,清朝与英国的差距特别大,清朝也看到了自己的落后无力。所以才有很多人是寻仇改变。那个时候英国是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清政府闭关锁国已经非常的腐朽落后了,差距一目了然。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

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扩展资料:

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更加没落腐朽,不仅经济停滞,十分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而且整个统治集团内部,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气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9
鸦片战争,是中国百年耻辱史的开端,老大帝国被列强一顿胖揍,从此一蹶不振,民族脊梁被打断,至今还未能完全恢复。

那么,当时大清帝国到底差在了哪里,导致以十倍于敌的兵力,而被迫签下城下之盟,第五郎君从经济实力、工业实力、军事实力三个维度,为你全方面剖析。

一:经济实力
GDP

1840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大清帝国的GDP估算为4000亿国际美元;而英国本土是800亿国际美元;大清帝国人口估算为4.12亿,英国本土是1000万。因此,1840年的大清帝国人均GDP约为970国际美元,英国人均GDP为8000国际美元,虽然总量上大清帝国依然处于优势,但人均GDP已被英国远远甩开,这都源于两国生产效率的巨大差异。

1840年的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已进入尾声,而中国还处于农耕时代,由机器驱动的大生产速度,是手工作坊望尘莫及的。

对外出口

鸦片战争之前,大清帝国与英国贸易频繁,进出口总额曾高达1728万两,中国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但数额一直在减少,随着英国工业革命提高生产效率,英国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对中国出口产品造成强烈冲击,如中国出口到英国的土布,1800年贸易额还有8万两,到1812年已降低到62两。1840年,中国主要向英国出口茶叶、生丝等原材料和农副产品,而英国则向中国出口金属制品、棉纺成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能够很好的反应一国的财富总量和组织效率,1841年,大清帝国的财政收入为4125万两白银,同年英国本土的水平是15000万两,以5倍于英国本土的GDP,大清帝国的财政收入只有英国的36%,已暴漏出老大帝国组织效率的低下和对基层控制的虚弱无力,大部分财富浪费在官员贪腐和豪绅的截流。

二:工业实力
GDP很重要,但在1840年的全球争霸时代,能够转化为军事力量的GDP更重要。

枪炮、战舰、火药,需要大量的钢铁提供原料,亦需要精密的装备制造工具和先进的化学,完成制造。

所以,钢铁产量和先进的装备制造、化学工艺,是工业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力量的骨骼。

钢铁产量

1871年,英国钢产量已达33.4万吨,位居世界第一,而大清帝国在1895年还不足0.14万吨。生铁方面,英国在1860年达到了380万吨,大清帝国则根本没有记载,当时的政府也没有把钢铁当做国家战略资源,长远扶持和发展。

铁路里程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蒸汽火车线路,全场32公里。此后大建铁路,到1890年全国铁路网形成,总里程3.2万公里,是世界第一大铁路国,而此时大清帝国一共才有不到400公里的铁路里程。

工业基础

1840年,英国已经拥有较为先进的磨-削-抛-铣机械,以保证火炮、火枪的精密,提升战舰的性能,同时发展出先进的化学产业,以制造更为强大的火药。这时,大清帝国的武器制造还处于手工状态,武器精密度差,标准不一,炸膛时有出现,危险系数极高,导致士兵平常不敢演戏,战时提心吊胆,严重限制了大清帝国将士在鸦片战争中的发挥。

三:军事实力
总兵力对比:20万VS1.9万

1840-1842年,大清帝国除了调动广东、浙江、福建、将士驻军外,还征调了4万援军,总兵力大约20万,而英国军队满打满算,不过1.9万,兵力相差10倍,大清帝国占绝对兵力优势,却打出了连印度兵都不如的战绩:英国仅死亡人数523人,大清帝国死亡人数却高达22790人。

舰队实力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总共投入战舰25艘(蒸汽舰船15艘),联合运输、测量、医疗船,一共60艘,大清水师却有高达89艘舰艇。

但数量多,不意味着战斗力,由于大清水师的战舰全部都是木质帆船或摇橹,人力推动,吨位小(平均排水量在200吨左右),速度慢,火炮数量少(每艏船仅有5-8门火炮),在战斗中10打1,还处于下风。

而英国战舰,有15艏蒸汽战舰,速度快,火力足,载炮最多的“威厘士厘”号,搭载火炮74门,抵得上10舰大清战舰,更何况英国战舰都是2300吨以上的大船。

面对如此对手,大清水师不堪一击,控制不住中国的沿海水权,导致英舰来去如风,定点拔除沿海军事据点,往往是大清帝国的援军刚走到一半,英军已攻下城池,乘船离开,攻击另一个目标了。

陆军战力

舰队比不过,陆军如何呢?依然是不容乐观,英国海军陆战队的火器装备率已是100%,大清绿营兵才刚刚40%多一点,尚有弓箭大刀,与火药肉搏。

清军多用鸟枪和抬抢,正如前面所述,由于工业技术的不过关,射程不到100米,精度也不行,而英军普遍采用更为先进的伯克式燧发枪:射程近200米,射速每分钟2~3发,清军常常被英军火力压制的抬不起头,对射成了奢侈品。

火炮方面,清军多采用前装滑膛炮,重型火炮射程不过4华里,多为实心弹;而英军重型火炮最远射程多大9公里,这就造成英军在清军射程范围外,炮击清军的滑稽方面,清军被单方面宰杀。

单兵素质方面,英国早就普及了小学教育,英军文化程度更高,而清军中文盲率极高,且英军操练勤奋,纪律严格,在50%死亡率下,仍可以保持态势,清军久疏战阵,3%的死亡率,就可能一触即溃。

如果1840年乾隆还在世,是否对于清军的一溃千里作何感想,对当初自己的傲慢,拒绝引进英国技术,是否应该惭愧不已呢。

事实上,作为一个异族政权,清朝在统治过程中私心颇重,对内文字狱,压制民间思想和科学创造,对外闭关锁国,害怕汉民勾结外人,发动起义,造成万马齐暗,奴性盛行,面对朝气蓬勃的列强,垂垂老矣,还没打,自己就倒了。

即使在鸦片过程中,清朝统治者依然不敢发动民众,依靠少数官军消极抵抗,一旦威胁南京,就匆忙签下城下之盟,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非是英国真有灭亡清朝的能力,而是清朝统治者更惧怕鸦片战争引发国内统治的不稳,腹心之患,严防死守。

鸦片战争后,清朝继续装睡,既无维新之意志,又无强国之举措,昏昏沉沉又混了30年,直到太平天国被平定后,方有洋务之举,也是强压之下的半推半就,不情不愿,政策犹犹豫豫,归根到底还是怕洋务运动会带来主体民族力量的强大,以致翻了大清的车,

1894年,大清帝国又被日本暴打一顿,彻底把中国推下了积弱的深渊,奋中华六世之余烈,才算勉强止损,恢复元气一二。

一旦恢复了一些元气,一些人又开始犯乾隆皇帝的毛病,看不起英国,瞧不上日本,美国也没什么了不起!有自信不错,但更要居安思危,要牢记过秦论的箴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第2个回答  2020-10-16
英国是通过工业革命使国家变得强大起来。而清政府是通过闭关锁国,让国家与世界脱轨而变得更加落后。国家的发展前景是不一样的。
第3个回答  2020-10-16
让英国更加强大,而且奠定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第4个回答  2020-10-16
真黑。看出来的鸦片战争可以看出英国和清朝还是差距比较大的来说就这样样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