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问题

我从<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中看到,曹植写的<七步诗>里的第一句是"煮豆持作羹",可我听别人说是"煮豆燃豆萁",这是怎么回事?

“七步”这一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文学》,与曹植有关。
曹植与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是同胞兄弟,曹植自幼聪颖,心地善良,又工诗善文,才华位于诸弟兄之上,所以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本打算立曹植为帝,结果由于有人从中作梗未以愿以偿,曹丕当上帝王后,对曹植的才华也非常嫉妒,总想加害曹植。一天,曹丕把曹植召进宫来,只见曹丕端坐大殿,曹植知道大事不妙,于是下跪行拜,曹丕开口说道,虽然我们是同胞兄弟,但是按照国法,我们是君臣关系,你竟敢在朝臣中夸耀自己的文才,今天请你以兄弟为题写一首诗来,诗中不允许出现“兄弟”两字,并且必须在七步之内完成,否则就要砍头治罪。曹植知道曹丕要逼自己于绝路,于是他悲愤交加,随口吟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以后,心里惭愧,于是打消了杀害曹植的念头。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比喻人才思敏捷,唐代李白的《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中就运用了这个典故:“九卿领徐方,七步继陈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11
流传最广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原文是这样的:
……须臾,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丕曰:“吾与汝情虽兄弟,义属君臣,汝安敢恃才蔑礼?昔先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于人,吾深疑汝必用他人代笔。吾今限汝行七步吟诗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决不姑恕!”植曰:“愿乞题目。”时殿上悬一水墨画,画着两只牛,斗于土墙之下,一牛坠井而亡。丕指画曰:“即以此画为题。诗中不许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植行七步,其诗已成。诗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及群臣皆惊。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植曰:“愿即命题。”丕曰:“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殿后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坐告曰:“国法不可废耳。”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植拜辞上马而去……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煮豆燃豆萁……”一诗在这里并非曹植七步所作,而是应声而作。这儿曹植七步之内作的是曹丕指的一幅画,即“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所以“煮豆燃豆萁……”一诗更贴切的的叫法应该是“应声诗”,这儿的七步诗是“两肉齐道行……”一诗。
与《世说新语》一样《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且距三国的年代比《世说新语》远,所以《世说新语》的可信度更高。
《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
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由于《世说新语》最早记有曹植七步作诗,所以七步诗的最早版本就应是此诗。
因此,我认为《三国演义》就是根据《世说新语》的记载加工浓缩成了"煮豆燃豆萁"这首诗.

参考资料:

第2个回答  2008-01-11
“煮豆持作羹”是原版,“煮豆燃豆萁”是缩版。
第3个回答  2008-01-13
是"煮豆持作羹。我也是这样学的
第4个回答  2008-01-13
最好用“煮豆持作羹”现在的古诗都是这样的!
第5个回答  2008-01-13
“煮豆持作羹”是原版,“煮豆燃豆萁”是缩版。都可以用,创“煮豆燃豆萁”是因为能让人听了比较明白一些,但是最好是用“煮豆持作羹”。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