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的授课方式 】 研究性学习用的 求资料 越多越好

如题所述

  中国的授课方式比较传统,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安静的听讲。

  眼下教育界最为流行的一词也许非“新课改”莫属了。是的,“新课改”不仅来了,而且它给教育界带来了全新的转变:教师理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提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口号,要求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

  以上种种要求直接导致的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之下,当前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乐于表达了,他们敢想、敢说,乐想、乐说,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着、学习着,学生变得自信了。多元化的解答、多角度的发现使学生思维活跃,答案新颖,有自己的想法。但另一种现象却出现了:课堂教学由课改前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变成了现在的“学生讲,教师听”、“学生问,教师答”。教学流程由课改前的“分析课文——划分段落——归纳中心”变为现在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仅如此,教师经常会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跑,而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不少老师感言:新课改后的课难上了,不知教师在课堂中该讲些什么,不知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以前上课还有条主线,而现在经常会被学生弄得东拉西扯,语文课会变得毫无深度,更无回味可言,别说培养语文素养了,恐怕就连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一些东西也将全然丢失。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老师不禁困惑:新课改之后课该怎样讲,才能让学生学到有效的知识?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又该讲些什么,才能实现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我们又该让学生学到什么呢?笔者在教学时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在学生攀登时架梯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大力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于是不少课堂出现了“你说我说他说”、“你演我演他演”、“你评我评他评”,教师不知何时该讲,也不知该怎样讲,放得出去却经常收不回来。面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澄清:“放手”不等于“放羊”。

  例如,笔者在讲授《爱迪生》一文时,提出问题:什么是天才?要求学生自己读文,通过读课文找到答案。学生以一个问题贯穿全文,边学边找,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得出了:天才就是勤奋加汗水;天才就是兴趣加不断的努力;天才就是坚持不懈……于是我让学生将自己探究得到的关于天才的定义写在书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同时我还给学生讲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以及当爱迪生去世时的美国总统发表的讲话:“所有的美国人都是爱迪生的受惠人,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爱迪生教我们:只要不懈的努力,必可达到目的。这就是他赐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这样爱迪生一个鲜活的生命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全方位了解到了爱迪生的真正贡献。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他有着人类本能的向上的冲力和愿望,作为教师,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教师要为学生的攀登架梯,要收放自如,让他们能借助教师的“讲”攀得更高、看得更远。“以学生为主体”不代表“人人说”、“人人演”、“人人评”,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失去了应有的深度。

  二、要在学生过河时搭桥

  “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教师应通过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的生命厚重,而不是浅显的理解,听过一堂《小鹿的玫瑰花》一课(苏教版第四册),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配合堪称完美,由于学生的出色表演,博得阵阵掌声,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快下课时面对学生仍不明白文章的中心所在,无奈之下对于文章的中心及重难点只能由教师自己总结出来。试问这样的“讲”可取吗?看似热闹的一堂课,冷静下来一想学生到底学会了吗?这样越俎代庖式的学习是失败的,我们都知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方法,教师是将学生从知识的此岸领向彼岸的人,不是带着他们从盲目走向盲从。

  三、在学生感到黑暗时点灯

  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小猴子下山》一课,在课结尾时,教师进行了“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拓展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顿时,学生热情高涨大胆想象,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一位学生编的故事的结尾,仍是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这时教师表扬到:你的想象与众不同,编得很好。新课标虽然强调多元解读,然而,在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仍是以追求作者本意为正确理解阅读标准,这样的答案能给予肯定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文章多种理解的注脚。但是,也不能因此否定理解的客观标准,陷入每个读者随意肢解文章意义的主观主义泥坑。我们在讲授一篇课文时首先要解读作者、解读文本、解读重难点,要知道作者写作的初衷是什么,我们在每一课当中要落到实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什么?我想《小猴子下山》一文作者的初衷并不会是学到最后仍是两手空空,编者的目的也不可能是让孩子们续编的目的是再次空手而归。我们要能驾驭课堂,要在学生感到黑暗时为他们点一盏灯,照亮周围,让他们知道该往哪走。

  四、在学生感到迷茫时指路

  曾有人形象地将课堂教学做过这样的比喻: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是群众演员。新课改虽然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上都发生了变化,但现在却出现了许多课堂上的“表演”看似热热闹闹,细看却将一些严肃的、思想性极强的文章戏剧化,淡化了课文教育意义。

  例如,反映抗美援朝时期中朝人民深厚友谊的《再见了,亲人》一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一位老师在讲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上台表演“小金花”与志愿军分别的场面,台上学生的表演得到的却是台下学生的捧腹大笑,令人不禁失望。语文课的表演分为:理解促表演,例如课本剧的表演就属于这样;表演促理解,对于学生无法理解的部分,教师可采取这样的方式。教师应做的不是组织一台台、一场场的演出。叶圣陶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其要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够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语文教学必须尽全力诱导,而且是多方设法,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读书能力,教师要在学生感到迷茫时指路,让学生感到有一种“一语点醒梦中人”的作用。

  “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应当以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经验为基础,在学生的自主探究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时,教师必须给于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将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在处理教材中,或者长文短教,或者浅文深教,或者以读带讲,或者精雕细刻、层层剥笋,或者提问质疑、评点渗入,或者讲练结合、直观板示,或者读读、讲讲、议议,或者自读、教读、练习,或者课内课外结合相辅相成,等等,体现可变性、灵活性。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以追求探究学习的形式而牺牲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代价,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使学生能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学生须能作文,须能读书,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是我国语文教学论的精粹,它揭示了中国人学习语文的真谛,无论课程怎样改革,无论教育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讲什么,怎样讲,都应以学生为本,落实于课堂,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的;以教会学生学习为落脚点,这才是我们教师的主旨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