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字的读音?

如题所述

“争”读作zěn,意思是怎样才能。争渡即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

这句诗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怎么才能出去呢?怎么才能出去呢?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

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名家点评

现代吴小如《诗词札丛》:我以为“争”应作另一种解释,即“怎”的同义字。这在宋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争渡”即“怎渡”,这一叠句乃形容泛舟人心情焦灼,千方百计想着怎样才能把船从荷花丛中划出来,正如我们平时遇到棘手的事情辄呼“怎么办”、“怎么办”的口吻。

不料左右盘旋,船却总是走不脱。这样一折腾,那些己经眠宿滩边的水鸟自然会受到惊扰,扑拉拉地群起而飞了。检近人王延梯《漱玉集注》,“争”正作“怎”解,可谓先得我心。

现代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卷一:这首词杨金本《65+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

现代唐圭璋《百家唐宋词新话》:李清照《如梦令》第一句云“常记溪亭日暮”,“常”字显然为“尝”字之误。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原为抄本,并非善本,其误抄“尝”为“常”、自是意中事。

幸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卷十一荷花门内引此词正作“尝记”,可以纠正《乐府雅词》之误,由此亦可知《全芳备祖》之可贵。

纵观当代选本,凡选清照此词者无不作“常记”,试思常为经常,尝为曾经,作“常”必误无疑,不知何以竟无人深思词意,沿误作“常”。以讹传讹,贻误来学,影响甚大。希望以后选清照此词者,务必以《全芳备祖》为据,改“常”作“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6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中争的读音是[zhēng]

    争的读音是 zhèng和zhēng,简体部首: 刀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6

    释义

    ◎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

    ◎ 力求实现:~取。~气。~胜。

    ◎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

    组词

    ◎ 争霸,争雄 zhēngbà,zhēngxióng

    (1) [contend for hegemony]∶争夺霸权

    (2) [scramble for supremacy]∶争夺霸主

    ◎ 争辩 zhēngbiàn

    [contend] 辩论;争论

    ◎ 争长论短 zhēngcháng-lùnduǎn

    [argue; debate] 争论是非曲直;计较好坏

    ◎ 争吵 zhēngchǎo

    [quarrel] 口角;进行的口头上的争论

    ◎ 争臣 zhēngchén

    [minister who will give forth-right admonition] 指能直言谏君,规劝君主过失的大臣。争,同“诤”

    造句:

    (1) 一阵争吵之后,气势变得和缓了些。

    (2) 在大家的劝阻下,两人终于停止了争吵。

    (3) 上发生的激烈争吵让班长措手不及。

    (4) 他们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一见面就会发生争吵。

    (5) 她往往为一点小事同顾客争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16
争 拼音: zhēng, 笔划: 6
部首: 刀追问

额,可是哦,这个争 是通假字呢,通‘怎’?

追答

不是通假字。

第3个回答  2012-04-16
同“怎”,怎么。读音zen(三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