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有哪些

如题所述

古代哲理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同样为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古代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代哲理诗
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简析】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曾经被多少青年人背诵,抄录在自己的案头作为座右铭。可是,历史往往会与一些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这样一首曾经影响和激励过整整一代人的诗篇,在今天也会被某些时髦的人物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陈腐了的过时观念。据说,只有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
的确,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之类的观念,是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犹如对正确的哲学命题人们也常常会作出歪曲的解释一样,对于诗,在感受和理解上的偏颇也难以避免。只要是正确地体会诗的原意,我想绝不是叫人们都去做庸碌之辈,而是勉励和提倡那种献身精神,是在宣扬把个人溶入集体事业的革命观念。
只有人民不朽,只有历史永恒,在不朽和永恒中,个人的作用只能是微乎其微的。“把自己当作泥土”的精神,正是使自己的生命价值获得不朽和永恒的一种追求,岂能对之作歪曲的理解呢?!
土(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简析】此诗与鲁藜那首《泥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它受前者的启迪和影响,但绝非重版,而是写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从不同角度发现其哲理蕴涵。林希笔下的泥土不仅注意到了它具有“土壤”价值的一面,而且还看到了当它“沉浮在空间里”时的轻浮的一面。一旦变成“尘埃”,它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人生的价值也是如此。当把生命与理想同一种伟大的集体事业相联系时,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示出来;而一旦离群索居,孤芳自赏,陷入虚幻的空间,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无论为诗为人,不可不切记也!
观钱塘江潮(余亚飞)
钱塘一望浪波连,
顷刻狂澜横眼前。
看似平常江水里,
蕴藏能量可惊天。
【简析】这是一首现代哲理诗,以钱塘江潮为意象,表现了看似平常的钱塘江浪波下,蕴藏着惊天的能量,顷刻间涌起排山倒海的浪涛。意喻看似平常的人会蕴藏巨大的潜力;看似平常的现象后面会蕴藏巨大的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2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琴诗》;陈毅的《冬夜杂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写作哲理诗,要语出自然,有警句创见,避免概念化、一般化,切忌人云亦云,浅薄无味。
  著名哲理诗鉴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同样为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题目】《登飞来峰》【诗词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编辑本段现代哲理诗
  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简析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曾经被多少青年人背诵,抄录在自己的案头作为座右铭。可是,历史往往会与一些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这样一首曾经影响和激励过整整一代人的诗篇,在今天也会被某些时髦的人物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陈腐了的过时观念。据说,只有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   的确,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之类的观念,是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犹如对正确的哲学命题人们也常常会作出歪曲的解释一样,对于诗,在感受和理解上的偏颇也难以避免。只要是正确地体会诗的原意,我想绝不是叫人们都去做庸碌之辈,而是勉励和提倡那种献身精神,是在宣扬把个人溶入集体事业的革命观念。   只有人民不朽,只有历史永恒,在不朽和永恒中,个人的作用只能是微乎其微的。“把自己当作泥土”的精神,正是使自己的生命价值获得不朽和永恒的一种追求,岂能对之作歪曲的理解呢?!   土(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简析]此诗与鲁藜那首《泥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它受前者的启迪和影响,但绝非重版,而是写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从不同角度发现其哲理蕴涵。林希笔下的泥土不仅注意到了它具有“土壤”价值的一面,而且还看到了当它“沉浮在空间里”时的轻浮的一面。一旦变成“尘埃”,它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人生的价值也是如此。当把生命与理想同一种伟大的集体事业相联系时,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示出来;而一旦离群索居,孤芳自赏,陷入虚幻的空间,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   无论为诗为人,不可不切记也!   下面是网络产波广泛的几首诗:   《决心》   人的一生有许多难以取舍,   困惑不已的琐事所纠缠着,   这时所需的就是断然的舍弃与明智的抉择,   唯一会限制我们的,   是我们自己的决心。   《理由》   逃避不一定躲的过,   面对不一定最难过,   孤单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你可能因为某个理由而伤心难过,   但你却能找个理由让自己快乐。   《失去》   最凄凉最弄人的不是你知道,   失去所爱的那一刻,   而是你还在徘徊,   犹未知道已经失去。   《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默的心,   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炫耀》   不爱了,就别向他炫耀,   向他炫耀只是代表,   你还是在意他的想法,   你还是对他念念不忘,   他看到这种窘态,   只会深信你从来没有忘记过他。   《句号》   当爱情要完结时,   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   当你怀疑是否主动画上句号时,   那表示你根本就拾不得,   也没办法画上这个句号。   每一段情始终会有句号,   句号要来时,   你想挡都挡不住。   《习惯》    爱情一旦成为了习惯,   就会一辈子也摆脱不了的。   《放弃》   放弃一个很爱你的人,   并不痛苦。   放弃一个你很爱的人,   那才痛苦。   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   那是更痛苦。   《寂寞》   别因为寂寞而错爱,   别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后悔》   别等到错过后才去后悔,   别等到失去后才想挽回。   《清楚》   或许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   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   看的最真确最清楚。   《机会》   人一生有许多的机会,   只是看自己是否能把握住,   珍惜眼前所看到的,   满足目前所拥有的。   我们常常为了一个机会,   而错失了更多的机会。   《缘》   若是有缘,   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   若是无缘,   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   凡事不必太在意,   更不需去强求,   就让一切随缘吧!   《思念》   思念总是有不得不收藏起来的时刻,   而生命里最舍不得,   藏得总是最深,   且不让人知道。   《淡忘》   一个人受到感情的伤害,   原本是可以慢慢淡忘的,   但如果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就会使其所受的伤害,   永远难以痊愈。   《你的》   该是你的迟早都会是你的,   若不是你的即使强留也留不住。   《面对》   不想面对他离开,   逃避不是一个好方法,   但却是唯一的办法。   《遗忘》   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遗忘,   那将是很痛苦的事,   别再自寻烦恼,   快把痛苦的事给忘了吧!   《伟大的爱》   学会了与人分享爱,   还必须学会不要紧捉着所爱不放,   最伟大的爱就是做些对所爱的人,   最有利的事,   即使那会令你心疼。   《报复》   最好的报复不是毁掉对方,   更不是毁掉自己,   而是要过的比他幸福和快乐。   《忽略》   人往往都只在乎别人是关心你,   却常常忽略自己,   是否也有关心别人   坚定 但不固执   活泼 但不轻浮   勇敢 但不鲁莽   沉着 但不寡断   机警 但不多疑   豪放 但不粗鲁   单纯 但不幼稚   老实 但不愚蠢   忍让 但不软弱   谨慎 但不胆小   自信 但不自负   自尊 但不自高   自谦 但不自卑   自强 但不自大   自珍 但不自赏   自爱 但不自傲   自责 但不自辱   自知 但不自弃   自立 但不自私   自由 但不自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08

古代哲理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同样为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古代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代哲理诗

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简析】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曾经被多少青年人背诵,抄录在自己的案头作为座右铭。可是,历史往往会与一些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这样一首曾经影响和激励过整整一代人的诗篇,在今天也会被某些时髦的人物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陈腐了的过时观念。据说,只有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

的确,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之类的观念,是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犹如对正确的哲学命题人们也常常会作出歪曲的解释一样,对于诗,在感受和理解上的偏颇也难以避免。只要是正确地体会诗的原意,我想绝不是叫人们都去做庸碌之辈,而是勉励和提倡那种献身精神,是在宣扬把个人溶入集体事业的革命观念。

只有人民不朽,只有历史永恒,在不朽和永恒中,个人的作用只能是微乎其微的。“把自己当作泥土”的精神,正是使自己的生命价值获得不朽和永恒的一种追求,岂能对之作歪曲的理解呢?!

土(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简析】此诗与鲁藜那首《泥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它受前者的启迪和影响,但绝非重版,而是写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从不同角度发现其哲理蕴涵。林希笔下的泥土不仅注意到了它具有“土壤”价值的一面,而且还看到了当它“沉浮在空间里”时的轻浮的一面。一旦变成“尘埃”,它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人生的价值也是如此。当把生命与理想同一种伟大的集体事业相联系时,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示出来;而一旦离群索居,孤芳自赏,陷入虚幻的空间,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无论为诗为人,不可不切记也!

观钱塘江潮(余亚飞)

钱塘一望浪波连,

顷刻狂澜横眼前。

看似平常江水里,

蕴藏能量可惊天。 

【简析】这是一首现代哲理诗,以钱塘江潮为意象,表现了看似平常的钱塘江浪波下,蕴藏着惊天的能量,顷刻间涌起排山倒海的浪涛。意喻看似平常的人会蕴藏巨大的潜力;看似平常的现象后面会蕴藏巨大的力量。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