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

如题所述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桥,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炼,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3
第2个回答  2020-01-1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意和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描绘了夏夜黄沙岭的田园风光。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江西之时,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夜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之年的喜悦。词的上阕描绘了夏夜的宁静景色。明月升起,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风徐来,蝉声鸣叫。稻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如下:整体诗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乡村夏夜的美丽景色,以及词人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分段解析:- 上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明月升起,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风徐来,半夜里传来了蝉的...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的意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古诗的大意如下:上片:明月别枝惊鹊:明亮的月光惊扰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使它们飞离枝头。清风半夜鸣蝉:在清风徐徐的夜晚,蝉鸣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而远处传来的阵阵蛙声,更是增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描绘夏夜田园的宁静与生动 词人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开篇,通过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展现了夏夜的静谧与生动。明月升起,惊飞了栖息的喜鹊;微风拂过,带来了蝉鸣与稻花香,共同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丰收图景。2. 构造心旷神...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古诗翻译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什么诗意: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半夜里清风送来了远处的阵阵蝉鸣声。田野里飘散着稻花的清香,青蛙在歌唱着丰收的年景。稀疏的星光闪烁在天边,点点细雨洒落在山前。我想过溪避雨,转个弯到小桥上忽然看见,那熟悉的旧时茅店就在土地庙旁丛林边。《西江月夜行黄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如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对这首词的理解如下:意境描绘:这首词描绘了黄沙岭的夏夜风光,明月、清风、疏星、稀雨,以及鹊惊、蝉鸣、稻香、蛙声等自然景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如下:月光与鸟鸣:天边明亮的月光悄悄爬上了树梢,惊动了在枝头栖息的喜鹊,使它们扑棱着翅膀飞离枝头。半夜时分,清凉的晚风轻轻吹拂,带来了远处阵阵的蝉鸣声。田园丰收景:在弥漫着稻谷香气的田野中,人们欢声笑语,兴奋地谈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年景。此时,四周的蛙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简短的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为: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香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片蛙声。1、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小雨,那熟悉的茅店小屋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溪头转弯处,茅店出现在了眼前。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什么意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为农村的丰收喜悦感到高兴。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