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腊八粥是什么来历?

如题所述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对于孩子来说,腊八节可是一个让人嘴馋的节日。因为腊八节这一天,我们有一个关于美食的传统,那就是喝腊八粥。那么你知道喝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吗?


腊八粥的来历一

腊八节是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这个节日原本是佛教的节日。

故事是这样的。传说古代印度的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了六年仍然一无所获,他坐在菩提树下打坐,却因为静思时间太长,最后饿晕过去了。幸好一个牧羊女从这里路过看到,于是就把杂粮和野果用清泉煮了一碗粥给他喝下。

释迦牟尼喝了粥力气慢慢恢复了,于是继续在菩提树下面打坐,七天后,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于是,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成为了佛祖。而腊月八日这天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所以这天又被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之一。

后来,佛教传入了中国。为了纪念释迦牟尼,表达艰苦修行的决心,各地的佛寺就在腊月初八这天举行纪念活动,并且用谷物果实等熬成粥来供奉佛祖,并向人们施粥。后来,这些用谷物和果实熬成的粥就被人们称为腊八粥。

腊八粥的来历二

元末明初,据传说当年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尽苦痛,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无奈之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等很多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用水煮了煮熬成了一大碗“五谷粥”,恰好那天又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五谷粥”为“腊八粥”。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艰苦又特殊的日子,于是他把那一天定为“腊八节”,又把自己那天吃的“五谷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粥的来历三

从前,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腊八节的习俗

1、腊八粥

很多人可能都以为腊八粥一定要用八种食材来熬制,其实,事实上腊八粥又叫做“七宝五味粥”。而我们国家在腊八节喝腊八粥的历史也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腊八粥的做法经过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做法。但是不管腊八粥是甜是咸,还是用五种、六种,或者是八种食材制作的,对于人们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喝粥这种形式。在腊八节这天喝粥,已经成为很多人过腊八节的重要节目之一。腊八粥之于腊八节,就和月饼之于中秋节、粽子之于端午节一样,是这个节日的一个象征。

2、腊八蒜和腊八醋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在腊八节这一天都有泡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的做法十分的简单,就是把剥了皮的大蒜放在罐子里,然后泡上醋,最后密封上冷藏起来,等到蒜瓣变绿,腊八蒜就做好了。而泡制腊八蒜的醋因为加入了大蒜,所以和一般的米醋风味有了很大的区别,是人们大年初一吃饺子时的必备蘸料。

3、腊八面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比如陕西,由于并不盛产大米,所以陕西的一些地方除了喝腊八粥,还有吃腊八面的习俗。他们用一些果子、蔬菜做成臊子,然后擀好面条,在腊八节这天煮好面条,淋上臊子,就成了腊八面。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不管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在寒冷的腊八这一天煮一碗香喷喷、甜丝丝、热腾腾的腊八粥吃,总会有温暖从心底泛起,也就对来年的生活有了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第2个回答  2023-02-25
腊八粥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在这一天,寺院都要举行纪念法会,称为成道会、腊八会,并以“腊八粥”供佛飨众。
佛陀成道日为何要供养腊八粥呢?其缘由要追溯到佛陀成道之前的悉达多太子,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麦,以淡泊物质来砥砺求道的心愿。渐渐地太子觉悟到:世间的人追逐物欲,沈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过份享乐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如果执着于苦行,徒使身心受苦,形同枯木死灰,也不能证悟菩提,最好是舍弃苦乐二边,过着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才能进趋解脱大道。
太子有了这一番体悟,了解苦行的不究竟,即刻从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连禅河,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秽。但因太子的形体瘦弱,竟疲乏无力的倒在尼连禅河边,过了一会,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树枝方站起来,走不了几步,又瘫倒在岸上。
这时,河边有一个名叫难陀波罗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门横卧在河岸旁,好像毫无气力似的,她立时生起同情的心,手捧乳汁前来供养太子。
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乳汁,其中的美味实在无法譬喻。饮后,五体通畅,渐渐的恢复了气力。于是涉河过岸,走到伽耶山的一棵繁茂的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端坐思惟,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而开悟证道,成就正等正觉。
由于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当天,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相沿至今,此风气渐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也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成为民间风俗之一。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又称“佛粥”。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中说:“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也说的是腊八送粥之事。

腊八粥不仅为僧侣享用,民间也很盛行。 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周密《武林旧事》说:“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夏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2-18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

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第4个回答  2023-03-04
腊八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食用。据传,腊八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佛教传说。相传,释迦牟尼在修行时,曾经因为饥饿而昏倒,后来得到了一位女子的救助,女子为他煮了一碗由米、豆、果干等材料熬制而成的粥,让他恢复了体力。为了纪念这位女子的善举,佛教徒们在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都会煮腊八粥,以表达感恩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腊八粥逐渐成为了中国民间的传统食品,不仅在佛教徒中广泛流传,也成为了普通人家庆祝腊月节日的重要食品之一。腊八粥的制作方法也因地域和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都是以米、豆、果干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糖和调料,熬制成一种甜香软糯的粥品。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