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有留下什么发明沿用至今吗?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历史上,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再到清末溥仪退位,一共诞生了422位皇帝,而期间包括了秦始皇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同样也有胡亥晋惠帝这样的昏君,至于武则天,绝对是最特殊的那一个,她以一个女子的身份登上了皇帝之位。

而公元前705年,武则天去世,在她和唐高宗合葬的乾陵前,武则天并没有将自己的墓碑写上任何的字,这多少也表示了她的一种态度:是非功过,皆由后人评说。


事实上,后世对于武则天的非议,可以说不绝于耳,有人认为武则天在位期间,祸乱朝纲,迫害李唐宗室,导致政局不稳,百姓多难,更是大兴兵戈,镇压反对自己的势力,以至于民不聊生,宋朝的大臣鲁宗道就认为:“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光禄大夫洪迈更是提出:“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这也就是她为何总被后世骂的原因。实际上,武则天颠覆了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制度,作为一个改革者,自然要面临着重大的争议,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她的功绩。


而其实武则天也有一项发明,沿用到了今天,仍然在造福人类,那就是“糊名法”。如果是参加过大型考试的读者,一定不会忘记,考场试卷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将名字写在密封线以外,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就是防止泄露个人信息,导致考官徇私舞弊亦或者是刻意报复的出现,而世界上其他地方,也都采用这样的保密措施来保护考生的隐私,促进了审核制度的公平化。


实际上,这个办法,早在1200年前,就已经被武则天所使用,她在继位初期,为了能够让考试更加的公平,决定推行这种制度,将名字盖起来改卷,称之为“糊名”,确保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为此武则天也收集了不少的人才。

而到了宋朝,也沿用了武则天期间的糊名法,期间还发生了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北宋国子监学生郑獬,是对自己才气十分自负,然而国子监选拔考生的时候,自认为第一的郑獬只排名第五。


他立刻就不爽起来,按照惯例,当时被录取的考生应该向国子监的考官写信表示感谢,然而郑獬却在信中大发牢骚,他宣称“李广事业,自谓无双;杜牧文章,止得第五”,因此将这一位评审他的考官比作挡路的顽石,气得这位看到信的国子监祭酒七窍生烟,恰逢最后一轮殿试,也是国子监祭酒监考,于是这个考官发誓,一定要让郑獬成绩弄到最差。


然而等到阅卷的时候,他却不知道郑獬的名字,因此只好一份文笔极其像他的卷子淘汰掉,然而等到拆卷以后,考官才发现,自己拿错了试卷,而郑獬竟然被他提拔到了第一。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武则天开创“糊名制”的优越性,在当时的情况下,一名女子能有如此见解,她能够当上皇帝也就不足为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8
闭卷考试,当时的武则天为了让学子当到公平的对待,她让考试的学子们把写在试卷上的名字用纸糊住,为了是让考官在看不到名字的情况下选出出色的考生,也就是武则天发明的闭卷考试。
第2个回答  2020-08-18
武则天发明的密封卷在现在还在用。现在我们都每次考试都要在试卷的一侧填写个人信息,等交卷以后,这栏信息就被封起来了,这样阅卷老师就不知道是哪个考生了,批改的试卷就相对公平。
第3个回答  2020-08-16
当时的武则天为了让学子当到公平的对待,她让考试的学子们把写在试卷上的名字用纸糊住,为了是让考官在看不到名字的情况下选出出色的考生,也就是武则天发明的闭卷考试。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