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1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人的活动当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如喜爱某个人,反对某件事等等。态度是可以改变的。 

什么是行为?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的结果。狭义的行为是指人的外显行为,即可观察到或可测量的个体活动。广义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内隐行为是指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只能间接推断的内在心理活动,例如人的记忆、思考、情绪、意志、信仰等都包括在内了。 

在一开始的“新品上市”和“员工改造”的案例里,管理者之所以采取了错误的做法,是因为他们坚信“态度决定行为”(态度是我们对某事物的认知),而他们坚信“态度决定行为”,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常常事物的普遍表现为:思维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所以管理者就会错误地以偏概全,认为“态度决定一切”,从而采取了错误的做法。 

这可真是很大的认知错误。比如说,中国人在态度上普遍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害,但据统计,中国的烟民数量在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长,每年都有70万人死于吸烟。证据显示:每星期有差不多1万左右的中国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中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而中国人自己就消费世界上1/3的香烟。 

同样的还有酒类,还有很多极端的例子。误以为“态度决定一切”而走入极端,可真是害了很多人,也间接的害了很多企业,甚至僵化了我们社会乃至国家的。 

平时我们都说“水无常态、兵无常势”,就是说任何时候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决策,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解决问题的模型。   

在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上,实际的情况经常是:一个人,先有某种行动(无论主动或被动),长期的行为下来,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   

比如有个真实的案例:1923年,山东,一个女人被强盗强抢上山并拜堂成亲(行动),一起生活6年后(行为),家人带官兵解救了她,但她不愿离开那个强盗,理由是一起生活这么久,她爱上了他(态度)。

再比如说,多年来,政府力劝人们使用汽车(态度),却收敛不大,后来制定法律,不系安全带视为违法,并让交警加大了监察力度,人们虽然发发牢骚,但还是系上了安全带(被迫行动)。过了一段时间(行为),交警不再监察,但人们却觉得这项很好,能确实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态度)。

实践出真知,通过案例,我们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管理原理,那就是“行为决定态度”。为了更有效的将这个原理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去,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一下态度转变的因素,我们发现,态度形成有四个条件:1 经验的积累和整合。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2 经验的分化。开始是笼统的、缺乏特殊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3 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至是仅仅一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4 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言的学习。 

就好像我们平时去商店闲逛,终端导购送给了我们一包免费的试用包(行动),当我们试了它觉得不错(行为),于是开始认真的看它的广告(兴趣/欲望),最终下次去商场的时候购买了这个牌子的沐浴露(态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做促销活动时倾向于采取营销计划直接对产生冲击,坚信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会形成他们想要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一个具体的行动,长期坚持行为(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下来,逐渐产生兴趣/欲望,是态度转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个逻辑推导出一个“介入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就意味着用各种行动/手段/规范使企业员工介入到管理流程中,持之以恒,最终改变企业员工的态度: 行动——行为——兴趣/欲望——态度   

运用“介入模式”进行企业管理,企业员工的态度改变就会经历相应的三个阶段: 

1 服从。企业员工或是出于本人的意愿,有意识的去理解管理者的目的而主动服从;或是受到管理者制定的企业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被迫的服从行为; 

2 同化。企业员工的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开始自愿地接受管理者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管理者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已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3 内化。企业员工的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念、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2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态度能够决定行为。
这是符合行为的内驱动机,也符合认知-情感-行为的ABC理论。

1)认知(cognition):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概念和印象。它包含人们如何去理解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比如,我觉得长跑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

2)情感(affect):指人们对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状态。比如,我觉得长跑很痛苦还是很享受。

3)行为(behavior):指人们基于行为和情感,产生行为倾向。比如,我觉得长跑对身体好,跑步让我觉得快乐,我愿意去跑步。

最终,你做出相应的行为。

这就是态度影响行为的过程。

另一方面,行为也能影响态度。
这种由于行为习惯影响态度的方式,常见于“挖掘用户痛点”的产品经理们。

人们对于一些事情的态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的亲身经历。

比如,你第一次去玩潜水的时候,感觉特别爽!没有遇到任何身体不适的感觉,有靠谱的潜伴和教练保护,看到了海底美丽的风景,可爱的鱼虾蟹。这次的体验,就影响了你对于潜水这件事情的积极态度。你可能会从此爱上这项运动,甚至安利给别人。

一个是你的间接经历,比如朋友的叙述、媒体的报道。

你可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你看到了别人的行为,也会影响自己的态度。

身边人的经历往往让用户更有代入感,仿佛自己使用了这个产品也能收获同样的效果。微商、小红书等基于社交圈的分享一定程度上就是利用了用户的这个心理。

产品届有一句经典的名言,“用户的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

行为影响态度的应用
疫情当下,很多单位会在进门处摆放免洗消毒液,供大家消毒双手,其实就是利用了行为影响态度。

试想一下,没有摆放的时候,你可能会因为嫌麻烦而忘记洗手。但是,摆在眼前,别人都在用,你难免也会消毒,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你便觉得进门消毒这不错,你说是不是呢?

愿你依然爱这个世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1
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够帮助到您,纯手打,记得采纳哦行为和态度并不是永远都保持一致性的,在一个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影响,而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态度行事,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强制性顺从。假如一个一向比较懒散的人来到了军队中服役,他本身的生活习惯肯定与军队中要求的习惯是不相适的,可是军队严格的纪律使得他不得不按照军队中的习惯做事。那么问题出现了,在他强制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他对于不得不改变的事情的态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我们对这个人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他不得不做一件本身不情愿的事情时,他的内心会承受压力。在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寻找足够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一种情况是他找到了外部的理由并足以支撑他的行为,一种情况是他没有这样的外部理由或理由不够充分,无法使其内心的压力得以缓解。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对于前者,个体承担的压力被外界的理由消除,个体对于不一致行为的态度不会发生改变;而对于后者,压力无处释放,他对于不一致行为的态度将会发生改变。这可以理解为人们进化而来的一种保护机制。
第4个回答  2020-11-01
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密切相连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