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解释

如题所述

本义:

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引申义:

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身也是一个宇宙。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

当你有了万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当你意识到万物和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时,你就会宽容与满足,不会计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

科学解释:

佛教认为一粒沙可见三千大世界,现在科学叫做宇宙全息论;佛教认为人可以修出百千万化身,科技现在可以有初级的所谓“克窿人”;最有趣的是科学对物的最基本组成物质的认识,曾经认为它是原子,后来又认为是粒子,再后来又认为是质子等等。

拓展资料:

出处: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简要介绍:

《华严经》,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1] 

此经汉译本有三种: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译者介绍:

佛驮跋陀罗(359~429),简称佛驮跋陀,意译“觉贤”,迦毗罗卫国人,为甘露饭王之后裔。十七岁出家后,修业精勤,博学群经,特精禅律,与同参僧伽达多游罽宾,依从佛大先受禅法。

后应智严之请,于后秦弘始十年入长安,弘传禅术之学,不习长安世俗,又与罗什门下不合,故与弟子慧观等人离长安而南下,在庐山与慧远法师共处数年,译出《达摩多罗禅经》;

义熙十一年(415)至建康,住道场寺,从事翻译,与法显合译《摩诃僧祇律》《大般泥洹经》,又独译《华严经》六十卷等,凡13部、125卷。刘宋元嘉六年示寂,世寿七十一,世称天竺禅师,为庐山十八贤之一。

佛驮跋陀罗所译《华严经》,梵文原本共三万六千偈,由慧远弟子支法领从于阗得来,于晋义熙十四年(418)三月十日在扬州道场寺请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出。

元熙二年(420)六月十日译竟,刘宋永初二年(421)十二月二十八日复校完毕。初译出时分五十卷,后改为六十卷,内分三十四品,总由七处八会说法而成。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华严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沙一天堂。 佛经云:“一花一世界”。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自足的世界,都需要阳光,需要理解,需要肯定,需要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 又说“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语出《佛典》,昔时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罔措,惟迦叶尊者点头回应,与佛祖相视一笑,成就了禅宗的迦叶初祖。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这说的大概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佛学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那许多高深的哲理是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年轻的思想所无法参悟的。 同时,不仅是在传统的佛学中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思想,早在18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也曾在一首名为《天真的暗示》的诗中这样写到:“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我想,不论是佛学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还是文学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它们要表述的意思应该都是大致相同的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30

文学课代表

详情
    官方电话
第3个回答  2019-03-30

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颗菩提。

第4个回答  2020-01-11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