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哪些疑案呢?

如题所述

郑贵妃

一,梃击案

引发这个案子的背景是什么呢?这就是万历皇帝,他的皇后没有儿子,所以朝廷就没有嫡子继承储君,在旧的封建王朝中,如果皇后没有嫡子,那是很麻烦的。

嫡子是正统的继承皇位皇子,但是如果没有嫡子,那么皇位的争夺将变得更加混乱,甚至会引起朝廷动荡不安。

首先是朝廷臣子们开始发难,他们上书万历,希望拥立皇长子朱常洛作为太子,这就意味着要坐上未来的皇帝宝座。

但是这个朱常洛的出生却是有点不光彩,那是偶然的一次万历帝某日心血来潮,在宫廷里和一个宫女有染,然后宫女就怀孕了。

但是事后,万历帝却对这个宫女没什么兴趣,于是就简单的把这个宫女立为一个嫔妃就没在搭理她,可是那个宫女却怀上了后来的这位朱常洛。

再看万历帝宠信的贵妃郑氏,却给他生了两个孩子,其中皇三子就是贵妃的子嗣,于是万历帝就想把皇三子朱常洵立为太子。

不过祖宗的规矩是立长不立幼,加上朝臣的坚定,就连太后皇后都一起为朱常洛发声,万历帝无奈之下就一直拖着,就是不立储君。

最后一直拖到了朱常洛都20岁了,万历帝无奈之下,就直接立他为储君,不过郑贵妃和朱常洵却不死心,本来朱常洵就应该去封地就藩,但是郑贵妃就坚定的让他留下来,郑贵妃一伙人开始寻找机会扳倒朱常洛。

明泰昌皇帝朱常洛

很快,皇宫里出现了一个怪事,当时朱常洛在自己的宫廷里读书,忽然一个男人拿着棍子就冲了进来准备要杀掉朱常洛。

宫廷的太监看到后纷纷的上前阻挡,还好是太监们在场的人数也不少,成功的阻挡了这个男人的行动,后来太子护卫们就进来逮捕了他。

这件案子就叫梃击案,要知道刺杀当朝太子这可是震动国家的大事,但是疑点来了,为什么这个男子能够出入禁宫?

更为奇怪的是,这个男人他怎么知道朱常洛在这个宫殿居住?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次刺杀是有阴谋的。

后来该男子被东厂和锦衣卫严格审讯下,最终说出幕后指使人,原来他们就是郑贵妃的太监庞保、刘成。

但是这两个太监在宫廷不是主管太监,地位权力也低微,这么凶险的事他们这么干得出来,所以明眼人都知道这一定是郑贵妃的阴谋。

朝臣们义愤填膺的弹劾郑贵妃,并且牵连到郑贵妃的娘家。最后郑贵妃忍受不了,跑到了万历帝身边求情认错。

万历帝虽然也不忍心看到她被朝野议论,但是这件事太大了,于是就说:“这件事朕不便解脱,你自去求太子吧!

”朱常洛听到万历帝的话语后,他听出话外之音,于是就说:“张差一人承担即可。”于是郑贵妃就因此逃过这一劫。不过这件案件发生后,郑贵妃和福王彻底的失去了皇位争夺权。

明泰昌皇帝朱常洛

二,红丸案

读过明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极为出名的“红丸案”,红丸案的主角依旧是朱常洛,不过这时候的朱常洛已经是泰昌帝。

泰昌帝继位后不到十天,他就患病卧床。君王身体问题是国家问题,大臣们就纷纷找寻泰昌皇帝生病的原因。

其中内阁首辅方从哲就通过询问太医医官得到了答案。泰昌帝开始的病情不严重,但是生病后他不听太医们的,反而让自己的内侍给自己看病,这明显就是荒唐。

怎么能够让一个不懂医术的人来看病,而且看病的这个人还是大明的君王。果然这个内侍开的药方就存在很大问题。

因为朱常洛吃完后就不停的拉肚子,一晚上进厕所就得几十次,到了凌晨泰昌帝早就不省人事,于是宫廷里也乱了套,都纷纷请内阁拿主意。

内阁首辅方从哲到来后,御医的领班就悄悄的给他说真相:“皇上的病不妙了。”方从哲就很诧异,要知道这时候的朱常洛才40岁左右,这么会被这等小病放倒?

这太医就说出了实情,原本朱常洛的精损就很严重,太医们为了调治君王也是用了很长时间的调理,但是朱常洛烦了,要自己治。

皇帝朱常洛却觉得这样太慢了,没什么效果,于是就随便的使用泻药,最终导致了很长时间的调理计划彻底被打破。

不过太医们还是觉得现在重新调理还是有希望的,但是就怕皇帝朱常洛不答应,需要禀报内阁首辅去进谏。

朱常洛就主动把他喊过去,并告诉他自己不相信御医的药方,就询问朝中有没有名医,这个内阁首辅无奈之下只能说有一个官员声称自己家中有仙丹,可以治百病。

皇帝朱常洛一听就来了精神,说什么都要吃这个仙丹,其实明王朝中后期的君王们都对道教的所谓仙丹情有独钟,这种崇尚道家仙丹的风气一直都没得到扭转。

明泰昌皇帝朱常洛

于是方从哲被朱常洛逼得无可奈何只能够把这个官员给带过来,而朱常洛听完仙丹的介绍后,毫不犹豫就服用进去。

不过这世界上哪有什么仙丹,只不过朱常洛自己决定服用之后,结果自己的病就好了一大半,甚至还走下床去走动。

方从哲能当内阁首辅必定是有两把刷子,他看清这个仙丹所谓的功能,说到底就是让人的精神亢奋,给身体产生一种心理暗示。

朱常洛要求再吃一颗,后来实在没办法,方从哲只能够再次带着这个官员进献仙丹,不过服用丹药的当晚这个朱常洛就驾崩了。

而君王朱常洛的驾崩难为的是内阁首辅方从哲,他一门心思想拒绝皇帝服用所谓的仙丹,但是自己好说歹说,这个君王就是不听,事发生了该怎么处置能让天下人满意?

方从哲脑子混乱不堪,于是就想着弄一份假遗诏,好让自己脱罪,不过这事一直瞒不过群臣,臣子们明白这都是方从哲脱罪的手段。

于是群情激动,方从哲被万夫所指,这种指责让他心力交瘁,而上位的天启帝其实心里很清楚,自己父亲是什么样的性格自己清楚。

不过最终在方从哲要求隐退的奏折中,天启帝就直接批准了,一个方面也希望保护这个老臣,另一个方面也想让这个事件赶紧沉下来。

吃了红丸的朱常洛

三,“移宫案”

移宫案没有太复杂,但是它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当时的泰昌帝朱常洛妃子李选侍带着朱由校迁往了乾清宫居住,后来因为泰昌帝忽然就驾崩了。

妃子李选侍就很快的把乾清宫给掌控住了,还密诏魏忠贤和自己商量如何让朱由校听自己话,好让她们飞黄腾达。

李选侍的野心就是冲着朝廷权势和皇太后之位,但是当时的朝廷臣子们是坚决不答应,还扬言要于李选侍争斗到底。

泰昌帝朱常洛驾崩后,群臣就想着赶紧让朱由校继承大统,不然国无君主将不利于国家安定,不过朱由校已经被李选侍牢牢的控制在乾清宫。

群臣们被李选侍的宫人们给阻挡在宫外,后来一些臣子们想尽办法见到朱由校后,又一同把太子给护佑出乾清宫。

这李选侍当然不爽了,于是她就退一步提出太子年纪尚轻,朝中大事需要先给她过目,明朝的大臣又不是傻子,当然不干,并且还要求李选侍赶紧移出乾清宫,因为这个宫殿不是她应该住的。

李选侍气的直接自己自封为皇太后,大臣们群情激奋的与她理论,于是臣子和后宫的矛盾因此加深。

不过明代的臣子还是很有血性的,一群内阁大臣们全部站在乾清宫门口盯着李选侍,声称今日必须要搬离,最终这个心有野心的李选侍无奈搬走。


这件事件背后,其实已经看出朝中的文臣集团逐步开始慢慢的掌控和渗透到帝国的核心,然而,史书和许多世人的评价依旧是以文臣集团的所作所为的正确的。

如果以道义上来看,他们做的都是臣子的本分,但是如果以政治上的角度来看,臣子们的做法已经有些僭越了。

明末的三大案,看起来是皇室内的争斗,但是背后却看出了明朝已经开始慢慢的走向了下滑道路,三大案的主角虽然是朱常洛,但是舆论却被群臣们掌控。

由此可见,文臣集团的势力已经成为了明廷的一个严重威胁,因为他们从治理朝政开始把手伸向了皇权的争斗。

好在后来的魏忠贤掌控朝廷,魏忠贤凭借着强大的政治压力迅速的稳定住了朝廷,也稳定住了文臣集团势力的扩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