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是所说的清道夫吗?

如题所述

不是同一种鱼。主要区别有,科目分类不同、外形特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具体如下:

一、科目分类不同

1、鲶鱼

鲶鱼同鲇鱼,属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鲶鱼种。

2、清道夫

清道夫鱼,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鲇形目、甲鲇科、下口鲇属、下口鲶鱼种。

二、外形特征不同

1、鲶鱼

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仅达眼前缘下方。下颚突出。齿间细,绒毛状,颌齿及梨齿均排列呈弯带状,梨骨齿、带连续,后缘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鱼须2对4根,上颌须可深达胸鳍末端,下颌须较短。幼鱼期须3对,体长至60毫米左右时1对颏须开始消失。鲇鱼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鲇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2、清道夫

清道夫鱼鱼体呈流线型,眼小,口下位,长有突出的上额及肉厚的吻。 上、下唇各有左、右 2瓣齿。齿呈刷子状。 须口角位,左右各 1个。 鳃耙似密的梳子。 体披黑色花纹,黑色条纹清晰。 胸鳍基部可发出似黄颡鱼所发出的声音。 背鳍 2个,无侧线鳞、体侧仅有 4排大鳞。

雌的清道夫背体宽,倒刺软而柔滑,体色较淡不发黑,胸鳍短而圆。雄的清道夫背体狭,倒刺硬而粗糙,体色较深发黑,胸鳍长而尖,胸鳍有追星。

三、生活习性不同

1、鲶鱼

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

2、清道夫

以各种水底垃圾为食而得名,经常与各种鱼类混养。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类,它还会以其他鱼类的鱼卵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鱼卵,也会吞食鱼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吸食藻类和青苔。 喜欢弱酸性软水,适宜水温2 0℃以上,成鱼体长达到3 0厘米,不能自然越冬,活动于水体的底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鲶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道夫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12
不是。。。。
“清道夫”学名“国王异型”
原产拉丁美洲,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琵琶鼠鱼。
体大,头部扁平,背鳍高耸,尾部侧扁,口唇发达如吸盘。一般10-40厘米,全身被盾鳞,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
体格健壮,易饲养。饲养水温22~28℃,水质弱酸性硬水。饵料以藻类为主,也要投喂活食。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和吸食藻类,也寻觅底栖动物(如水蚯蚓),是水族箱中忠实的“清洁工”。
属夜行性鱼类,可与健康的品种鱼混养。在水族箱中繁殖困难。在国内尚无天敌,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鱼卵,也能大量吞食鱼苗,会严重威胁到野外本地鱼类的生长繁殖,破坏水生态链。其危害不容轻视。

而鲶鱼俗称塘虱,又称怀头鱼。鲶鱼,即“鲇鱼”,、。
鲶的同类几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里。普遍的体上没有鳞,有扁平的头和大口,口的周围有数条长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这是它的特征。

所以鲶鱼不等于清道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13
鲶鱼不是清道夫。清道夫嘴在下面,吸食鱼缸壁或石头上的藻类,整体个小鳞硬;鲶鱼口冲前或略向上,杂食喜腥,个大体软。
第3个回答  2012-11-13
鲶鱼不是清道夫
第4个回答  2012-11-13
不是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