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如题所述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由谁主宰的问题。诗人首先选取的意象是湘江,在深秋的季节,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日夜不息的向北奔流。脚下是橘子洲,面前是汩汩向前的湘江水,背后是“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秋景图。整个画面的组合背景辉弘。

“立”前冠一独字,让人仿佛看到诗人顶天立地、雄姿英发、砥柱中流的伟人形象。作者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

《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

参考资料:沁园春·长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8
译文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的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的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激流中游泳,那涌起的小浪岂能挡住我们奋勇的英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2
第3个回答  2012-10-28
《泌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由谁主宰的问题。诗人首先选取的意象是湘江,在深秋的季节,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日夜不息的向北奔流。脚下是橘子洲,面前是汩汩向前的湘江水,背后是“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秋景图。整个画面的组合背景辉弘。“立”前冠一独字,让人仿佛看到诗人顶天立地、雄姿英发、砥柱中流的伟人形象。作者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
  在这个江天广阔,让人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秋景图下,诗人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类。又把这一系列的外在意象加上了自己内在的主观色彩。山、林、江、舸分别为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以数量和外在的表象渲染博大的、辽远的空间。毛泽东同志的眼中看到的是:莽莽苍苍的群山,层层叠叠的重林,成一片火红。枫林如火,是作者热情如火的外在表象。红色象征着激情,象征着燃烧,象征着革命,也可以将其看成燎原的星星之火,与当时的革命形势暗合,与作者志气昂扬,心潮汹涌的思绪相融,体现了强大的艺术魅力。接着作者又把视线从广阔的背景中收回。千百条大船在宽广的江面上劈波斩浪,竞相行驶,活画出一幅热烈的“百舸争流图”,烘托了作者心中火热的激情。
  山多,重重叠叠,望之不尽,可谓山外青山;
  树红,瑰奇耀眼,触目如火,真是烂漫热烈;
  江清,浩浩汤汤,碧波荡漾,江上千帆竞发。
  在这样生机勃勃的画面中,有生命的个体又怎样呢?作者笔峰一转,运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剪接了几个典型镜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仰视,天高云淡的长空苍鹰搏击,展翅翱翔;俯瞰,碧波万顷的长江中鱼群弄潮水下,轻快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这个生机勃勃的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地生长。
  在这样一个内在涌动着昂扬的豪情的背景下,“鹰击、鱼翔、万类竞自由”能否将其看成是革命者志气昂扬,推翻反动政府,打倒军阀,追求自由和光明的激进活动的剪影呢?或者,诗人独立于此,思潮翻涌,由眼前的景物想到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想到了工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待遇而进行的反帝爱国的五卅运动,想到了在中华大地军阀混战,反动势力猖獗的外表下面蕴含的革命的潜流。于是,“怅寥廓”,由深思而慷慨激昂,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王国维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情为主,“无我之境”以景为主。本词上片侧重写景,以景为主语,但作者移情入景,情随景生。下片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转而直接抒情,以情语为主,感情外露、强烈,不着痕迹的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组合在了一起。

参考资料:博大的胸襟,奔涌的豪情——谈《沁园春·长沙》的意象与意境 作者: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中学 刘学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