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价值是怎样形成的?

如题所述

商品的价格如何形成,西经中的供求关系模型比较易于理解,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则相对抽象。商品卖的好就涨价,卖的差就跌价,这一点一目了然,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是一个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但实际上,如果考虑了商品的生产-销售是一个多次反复进行的循环,那么两者就会有相通之处。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为了简化问题,我们首先做一些假设: 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没有垄断,也没有技术壁垒。一种新产品出现,任何人只要愿意,总能迅速的加入到生产者队列中来。 资源总是充足,例如总有足够的荒地可供开垦生产粮食,不存在某种资源有限将被耗尽的问题。 同种商品,生产者都使用相同的生产工具,在相同的劳动强度和技术熟练程度下进行生产,个人差异被忽略。 供求关系和产品信息通过价格传递,而且这种传递速度很快,使得传递时延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商品生产者都具有充分理性,人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并按这一原则自由的选择生产的商品种类。 整个推导过程分三步: 第一步:商品生产者的目标是获取利润。利润可以表示为利润率×工作时长,在工作时长一样的情况下,利润主要由利润率决定。在供求关系的调节下,个别产品的利润率总是趋近于社会平均的利润率。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假设市场上各种生产各种产品的劳动复杂度都相同,例如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生产1单位的面粉或1单位布,生产者花在生产面粉上的力气,与生产布的力气别无二致。我们假设面粉的原料小麦是1元/单位,布的原料面纱是2元/单位,面粉价格是2元,布的价格3元。面粉和布的利润都为1元,恰好处于均衡的位置上。现在,一个新产品,比如扇子被发明并开始到市场上出售了。我们设扇子的制造工时也是1小时/单位,原料是1元/单位。由于供应少而需求多,因此卖者为其定出高价,售价为10元/单位。因此,扇子的利润可以达到9元/单位。付出相同的劳动,制作扇子可以赚9元,而生产面粉或布却只能赚1元。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大量的商品生产者开始改行做扇子(在此,我们不考虑由于转产对面粉和布的价格的影响,我们假设转产者不仅来自布和面粉,也来自其他各行各业,因此对单种产品的影响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的)。按照供求关系模型,扇子的价格自然会因为供应大大增加生产者竞价而下跌,从10开始,到9,8,7……当它跌到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就开始有生产者退出。而一旦当价格低于成本线也就是1元/单位时,将会有大量生产者迅速的退出。于是扇子的供给不足,价格又开始逐步回升,从1以下回升至2,3……。但是由于不大可能会回复到刚开始独家供应的局面,因此价格回升不会超过最开始的10。扇子的价格在供求关系的调节下,摆动震荡几个来回时,生产者们最终会认识到在这一产品上既不能谋取超常的暴利,也不能长期亏本,因此其利润率自然会稳定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点,对于任一商品的价格变动而言,越是高于或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时,就越会有更多的增产或减产,其价格就越不稳定;相反越接近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其价格就越稳定。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商品生产者一边忙于生产,一边也忙于打听其他产品的利润情况。当他发现有其他产品利润高于其目前产品,且转产利润也高于转产成本时,他就会转产。当产品利润趋近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时,生产者会发现绝大多数的产品利润都与之相近,很少有转产的动力,因而这个时候产品的供给会变得非常稳定,从而导致价格也非常稳定。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供求关系对于商品的利润率具有一种天然的截长补短的能力,一系列商品即使在初始状态下利润率高低不一,但在几轮波动后,就会慢慢趋向于逼近一个总的平均的利润率。也就是说,对于任何商品,其长期的平均利润率=社会平均利润率。 上例中扇子的成本为1元,当面粉,布……一系列商品的利润率都保持在1元时,从长期来看,1单位扇子的价格将会稳定在1+1=2元上。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62021&page=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