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2.李白《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拂净马鞍,流泪而去。出了玉门关,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日子了。
3.白居易《昭君词》:“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可怜的昭君,还在盼着回来。甚至天真地希望使者回报朝廷,现在的我,仍是当年模样。 4.吴雯《明妃》:“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谋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惟许托宾鸿。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这是我最欣赏的一首纪念王昭君的诗。吴雯虽然是清初人,但他却把昭君的不幸遭遇刻画得淋漓尽致。甚至直至今日,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些“不把黄金买画工”的志士,会不会仍有被冷落的悲情和忧愤? 5.王夫之《明妃曲》:“金殿葳蕤锁汉宫,单于谈笑借东风。黄沙已作无归路,犹愿君王斩画工。”由于汉元帝怒斩了画工 毛延寿,所以王昭君仍抱天真的幻想。
6.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的观点更为新颖,人生失意的事多着呢,何必枉杀毛延寿?
7.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王安石)》:“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己拙,女色难自夸。”托长门之怨,立相知心之。欧阳修对皇权的非议,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8.唐•张仲素《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明•莫止《昭君曲》:“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这两首诗,都是赞扬昭君出塞的功效的。的确,昭君出塞功不可没,正如翦伯赞所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
??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
??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
??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
??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
??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
??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韵译】: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评析】: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
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
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
绝唱。”信然。
【赏析】
题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
(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死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军百两皆胡妃。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乎,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翦伯赞(一)
旗亭〔旗亭〕本指古代的市楼或酒楼。这里指古代边境用来侦察、望敌情的“亭候”(岗亭)遗迹。历历路茫茫,风雪关山道路长。
莫道娥眉无志气,不将颜色媚君王。
(二)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①〔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古时边境有敌情,就在烽火台举火放烟,节节报警。。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鸣镝(dí)无声五十年〕意思是说,汉朝与匈奴之间五十年没有发生战争。鸣镝,响箭。。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共有五首,是杜甫七言组诗的代表作。名为咏怀古迹,实是借古迹咏自己的心怀。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的夔州。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写昭君村、昭君墓,咏昭君出塞事,因古迹而追怀古人,并寄予自己的情怀,借古以讽今。
2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死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军百两皆胡妃。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乎,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翦伯赞(一)
旗亭〔旗亭〕本指古代的市楼或酒楼。这里指古代边境用来侦察、望敌情的“亭候”(岗亭)遗迹。历历路茫茫,风雪关山道路长。
莫道娥眉无志气,不将颜色媚君王。
(二)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①〔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古时边境有敌情,就在烽火台举火放烟,节节报警。。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鸣镝(dí)无声五十年〕意思是说,汉朝与匈奴之间五十年没有发生战争。鸣镝,响箭。。
今天看到较早的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歌,是西晋石崇的《王明君辞》。《辞》前有《序》,序云:
“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司马昭)讳,改焉。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其辞曰: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诀木及终,
前驱己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行行日已远,
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累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
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
乘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
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从石崇这首《辞·序》中,固然可以看出它和汉乐曲的渊源关系——怜其远嫁、多哀怨之声,但是他把和亲说成是民族屈辱,把再嫁说成是人身羞耻,则大大地宣扬了大民族主义和封建道德观念。
石崇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好的。继石崇之后,隋代有薛道衡的《昭君辞》,唐代有东方虬的《昭君怨》、李中的《王昭君》等,都宣扬了类似的思想。宋、元、明、清各代,更是不乏其人,不乏其诗。特别是明清两代,把王命、君恩、女子节操等,都附会上了,内容更为反动。这里不再一一枚举。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王昭君》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骆宾王《王昭君》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
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
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王安石《明妃曲》
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亿.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谒昭君暮
董必武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翦伯赞《王昭君》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历史上有哪些是写王昭君的诗?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 ??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
历史上有哪些是写王昭君的诗?
1.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悲悯之情,溢于言表。千古遗恨,萧瑟凄凉。2.李白《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汉家秦地月,流...
关于王昭君的诗词
《王昭君》宋·曹勋 好恶由来各在人,况凭图像觅天真。君王视听能无壅,延寿何知敢妄陈。《明妃曲》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
赞美歌颂王昭君的诗句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中,王昭君的形象被刻画得更为深刻:“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人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昭君生长之地的壮丽景色。而“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则表现了昭君远离故土,终老他乡的悲凉。诗中“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更是将昭君的哀怨之情表达得淋漓...
最有名写王昭君的诗
最有名写王昭君的诗有:一、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二、李白《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
历史上有关王昭君的诗与词
李白《王昭君》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李白《王昭君》另一首 昭君拂玉鞍,上马蹄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骆宾王《王昭君》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金钿明...
关于王昭君的诗句有哪些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王安石胸怀宽广,所以擅长写“翻案文章”。比如他的《读孟尝君传》就独出心裁,指出孟尝君不值得歌颂,无非是鸡鸣狗盗之雄。而这首《明妃曲》也是独树一帜,让人看到了王安石的巧思。别人都说毛延寿故意不画好王昭君,王安石却说王昭君天下无双,毛延寿画工再好也画不出...
关于王昭君的诗句
青冢上的墓碑上刻着:“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首诗对昭君出塞和亲,做出了公正的评价。和亲真的使边疆烽火消逝,鹿台上的议论,何人能与之共论昭君的功绩。王昭君的故事,不仅仅是悲剧,更是一段迷离的人生。她的离去,换来了数代的和平,她的琴声,至今仍在回荡...
描写王昭君的诗句
描写王昭君的诗句主要有以下这些:“蛾眉独秀映红妆,出塞西施别故乡。”这句诗赞颂了王昭君的美丽,将其与西施相提并论,突显了她独特的气质和美貌。“汉家宫娥情似水,泪满青衫泪沾裳。”这句诗细腻地描绘了王昭君在宫廷中的情感世界,她的感情如同流水般细腻而绵长,泪水沾湿了衣裳,表达了内心的...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这诗句出自何处?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这诗句出自董必武先生的题写。在今呼和浩特市南郊黑河之滨的昭君墓汉白玉石碑上,这句诗被镌刻其上,由董必武先生所题。这句诗是对王昭君作为民族团结友好使者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展现了她的见识之高。王昭君,作为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女性,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