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彭镇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名称来历 因地处原巴县之西,原名彭家场,以清代中期彭姓在此设店后发展成场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6°15′25″~106°21′34″,北纬29°15′29″~29°23′28″。地处九龙坡区西南部,东与铜罐驿镇接壤,南与长江相临,与江津新区隔江相望,西与江津区津福镇相连,北与陶家镇、巴福镇毗邻。人民政府驻西彭镇南城小区24幢,电话区号023,邮政编码401326,距区人民政府驻地35千米。
政区沿革 原名彭家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改变,属智里八甲。民国初在此设乡级政区,称彭家场,民国18年改称彭家里,民国19年6月改里为乡,因巴县境内有两个彭家场(另一为今巴南区南彭镇),而此地处在巴县以西,为避混淆,取名西彭乡。 民国24年改称西彭联保,民国29年复称西彭乡。解放后,1952年10月划西彭、铜罐、陶家、元明乡部分村建宝华乡,12月又划西彭乡部分村建黄磏乡。
1954年4月裁黄磏乡并入。1956年1月裁宝华乡,其辖区各回原属。1958年9月改西彭乡为西彭公社,次年2月改称西彭管理区,1960年12月复称西彭公社。
1961年8月划西彭、铜罐、元明、陶家公社部分辖区建宝华公社。1982年恢复西彭乡,1984年12月撤西彭乡年建镇。,并被规划为重庆市的卫星城镇。1993年12月撤销元明乡、长石乡(原宝华乡)并入。1994年辖13个居民委员会和44个村357个合作社。1995年3月,从巴南区入九龙坡区。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西竹路、大石堡、东大街3个居民委员会,泥壁、元通、李家河、黄磏、长安、桥函、双岗、马鞍、石塔、响堂、元明、梓槐、玉凤、东林、千秋、迎新、新民、三府、树民、宝华、真武宫、长石、合心2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54个居民小组、338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户籍总人口10.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8万人,城镇化率52.2%。另有流动人口17261人。总人口中,男性5.09万人,占50.3%;女性5.02万人,占49.7%。
以汉族为主,达10.16万人,占99.57%;有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满、土家等21个少数民族,共434人,占0.43%;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苗2个民族,其中土家族16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8.48%;苗族101人,占23.27%;另有满族47人,占10.83%;回族25人,占5.76%;彝族20人,占4.61%;壮族13人,占3.0%。2011年,人口出生率6.83‰,人口死亡率5.26‰,人口自然增长率1.57‰。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9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78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62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