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有哪些成就?算得上明君吗?

如题所述

宋仁宗的成就是仁宗盛治。算得上明君。
 清朝的小说无名氏写的《东坡诗话》这样形容仁宗盛治:“宋朝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这一代君王,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真个是: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这代表了几百年来“仁宗盛治”在民间世人眼中的地位。
赵祯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四十二年之久。这一朝达到了北宋乃至于中国封建王朝社会经济文化的顶峰。由于他改元次数较多,他统治的最后八年,被称为"嘉佑之治",也有后人把他的整个时期称为"仁宗盛治"。和强汉盛唐相比,这个开明治世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
仁宗即位后的前十年多时间是刘娥太后垂帘听政时期。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从真宗手里接班时,北宋帝国在王钦若、丁谓等几个奸佞大臣的怂恿和把持下,到处充斥着假造的祥瑞和迷信的氛围。赵祯当时只有十三岁,真宗遗诏由刘太后"权处分军国事"。
天圣元年(1023年),朝廷改元"天圣",暗含"二人圣"之意,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种政治格局。赵祯命将真宗假造的天书祥瑞一同埋葬,表明要在治国理念上实现拨乱反正。十年中,母子二人既有斗争,又有合作,励精图治,苦撑危局,使政局、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得到复苏,可以说是挽大厦于将倾。
赵祯亲政三十多年,真正实现了有别于强汉盛唐、而又无以伦比的"仁宗时代"。
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宋论》中说:“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帝躬慈俭之德,而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所谓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
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宋朝闻名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嵩阳书院)成为儒家弟子吸取文化乳汁的圣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宋仁宗赵祯爱好学习崇拜儒家经典。赵祯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四书五经为太学规定的必修课程。军事方面的最高学府称武学,相当于军事大学。宋还有科技一类专门学校,如算术、医学等。此外宋还有大量的家塾、舍馆、书会等学习场所。"每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遇大比之岁,间有登第补中舍选者。"南宋设在曾是岳飞府地的太学院最多有太学生一千七百余人。太学有学生宿舍还有体育场。太学考生来自四面八方。录取比例在3%--6%。太学实行五年制的三舍法。初进太学在外舍学习,一年以后学习合格者进入内舍在学习两年,合格者升入上舍学习。在上舍再学习深造两年,考试合格者毕业。太学生伙食费完全由政府包办,每人每年要花费三千贯左右。宋政府只是给太学院太学生的伙食费一项,每年就投入花费五百多万贯。科教兴国不仅促进了科技、商业、文艺的繁荣,也推动了政治的多元化思维,民主开明的政治报复思想的派系建立等。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宋没有倾尽全国之兵、全民之财反动对辽、对西夏的进攻是因为吸取了隋扬帝、汉武帝的教训。战争侵略得到的远远比不过自己创造的。开明的政策使宋朝的人们长期没有战争、兵役、苛税这三大"灾害"之苦。使宋朝人民长期生活富强安逸。如果说秦亡于苛政,汉亡于战乱,隋亡于兵役,唐亡于割据。那么宋就亡于安逸。
仁宗在位42年,死时讣告送到辽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真是无愧“仁宗”的称号。宋仁宗赵祯可谓一代有德的数一数二的杰出君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8
仁宗在宋朝历任皇帝里算是一个英明的好皇帝,虽然他也有种种缺点,但他毕竟还是个人,当然会犯错误,不过还是个善于采纳他人意见的明君。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为宋仁宗画像

皇上也是人,也有爱好,而且和咱普通人一样千奇百怪。有的皇上喜欢要饭,有的喜欢当木匠,有的喜欢研究怎么给人用刑——这就比较黑色了。这些个人爱好,也常被当作亡国破家的原因来谈,比如倒霉的宋徽宗。我这里还想起一位爱好书画的皇帝——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赵祯。他擅长飞白书法。宋欧阳修云:“仁宗万机之暇,无所玩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
如果对京剧熟悉,您大概知道有一出《狸猫换太子》,这位宋仁宗就是里面那个狸猫太子。据宋史记载,其母李氏生他后,被刘德妃窃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认刘后为生母,李氏临死也没敢母子相认。刘氏死后,仁宗才知道内情,追封李氏为皇太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编写了《狸猫换太子》。戏里的刘太后是个老刁婆,历史上她虽然夺人之子阴险狡诈,治国上倒是很有一手,宋仁宗早期就是她“垂帘听政”,天下太平的很。
要是翻《辞海》,对赵祯的描述并不太好,他一生没有多少像样的功绩,还比较好色。其实这种描写对仁宗比较不公平,大概是因为他手里,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无疾而终吧?我们的历史学,对新政这类“革命性”的事件,总是比较青睐。此外,就是偌大的大宋,竟然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几十年没有改变,大伙儿觉得这位皇帝窝囊点儿。
其实仁宗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更有趣的是,他的很多事情被生动的记录下来,让我们能时隔上千年,观察一下这位皇帝是怎样的一个人——

仁宗馋:

有一天早上起来,仁宗对亲信的太监说:“昨天夜里想吃烤羊腿,馋的睡不着,给朕烤点儿来吃。”那太监笑道:“皇上昨晚干吗不招我来办呢?”仁宗道:“假如让你去办,以后大家知道朕,晚上喜欢吃这口,就要每晚预备,那要杀多少羊呢?浪费。”
又有一天,皇上吃饭高兴了,对手下说:“今天的这个蚝,很好吃呀。”手下的一高兴,就回道:“当然了,皇上,这是海边送来的呢。”皇上就问:“那要不少钱吧。”手下说:“一个运过来要二百钱呢。”皇上当时脸就绿了,说:“朕这有十个蚝,一吃就是两千钱,这个价钱朕吃不下。”

仁宗好色:

仁宗喜欢女色被写入史书,看来不假,奇怪的是却没有后代,生了三个儿子都是早夭。他的飞白书法,其实是和皇后一起研究的,曹皇后是北宋大将曹彬的女儿,虽然出身将门,却熟读经史,也善飞白书,又和仁宗一样喜欢节俭,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两口子一起写写字,谦谨节俭,是模范夫妻。可是仁宗确实好色,于是,有个大臣王德用就送来美女给皇上,皇上很受用。
但是马上就有那种死羊眼的大臣来劝谏了,来的这位叫王素,他老爸王旦也是宰相,父子都是敢于对皇上扔砖的,内容就是请皇上以国事为重,不要贪恋女色等等。仁宗皱着眉头听着,很舍不得的样子,最后还是咬着牙同意了。王素虽然死羊眼,却不是没情商,看皇上这个样子,就说:“皇上知道错,也就罢了,这女子既然已经进宫,过几天就送出去也不晚。”这一说,皇上就留下眼泪来了,说:“朕虽然是帝王,人情也是和大家一样的,若是让她留在我身边久了,有了感情,朕也会舍不得赶她走啊。”

仁宗好奇:

有一天,仁宗宿于曹皇后宫中。半夜里突然一片大乱,一般的皇上就吓趴下了,仁宗却要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那是有人造反呀!正找不到皇上呢,是看的时候吗?还好曹皇后不愧为将门之后,劝他不可轻动,免遭毒手。同时把身边手下召集起来把守宫门,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缕头发,宣布叛乱平息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结果杀退了叛逆者,仁宗大为佩服,试想照他的想法出去瞧热闹,只怕正把自己送过去,要让人射成刺猬的。

仁宗怕大臣:

有一天,宫里做道场,皇上觉得热闹也要去看,看完挺高兴,吩咐说:“给每个和尚送一匹紫绸子。”和尚们喜出望外,连忙谢恩。这位皇帝却顾不得是不是会丢份了,认认真真的布置说:“明天你们从东华门出宫,把紫罗都藏在怀里,不能让人看见。”那原因,他也如实道来——“恐台谏有文字论列。”

仁宗爱和平:

有一次,大臣报告,说高丽国越来越不像话了,送来的供品越来越少,索要的回礼却越来越多,明摆着不把大宋当回事,请皇上派兵把它灭了吧。皇上回答的语重心长:“这只是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
仁宗在位42年,统治期间国内富庶。1063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终年五十四岁。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那时辽国的皇帝是《天龙八部》里面萧峰的大哥耶律洪基,得知此讯,握着使者的手,嚎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一时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可见受惠于他的不止是宋朝百姓。

看看仁宗,就忍不住叹息一声:“这皇上,也是人啊。”
第2个回答  2012-07-28
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达42年,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仁宗当正期间,正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相对于“私交子”而言)。当仁宗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当讣告送达辽国时,大辽的皇帝也十分难过,将仁宗送给他的御衣“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时人路过永昭陵,在陵寝的墙壁上题诗写道:   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更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觉,春风吹泪过昭陵。
 
 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正治家的称赞。史载,有一天,他处理事务直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第二天皇后知道此事,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面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厨下以后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就要数百只。若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更不堪算计。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实在不忍。因此我甘愿忍一时之饥。”

仁宗一朝名臣辈出!在宋朝历史上真可谓是首屈一指的,可以开列一长串名单:政治上被称为名臣的就有吕夷简、范仲淹、鲁宗道、薛奎、蔡齐、陈尧佐、韩亿、杜衍、庞籍、吴育、王尧臣、包拯、范祥、孔道辅、余靖、胡宿、田况、王素、韩琦、富弼、文彦博、种世衡、狄青、王德用等;活跃在神宗、哲宗乃至徽宗前期的赵槩、吴奎、张方平、唐介、赵抃、吕诲、范镇、曾公亮、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吕公弼、吕大防、吕惠卿、曾布、章惇、韩绛、韩维、韩忠彦、傅尧俞、彭汝砺、范纯仁、范纯礼、刘挚、王岩叟等一大批人才,实际上也都是仁宗一朝养育而成的。
第3个回答  2012-07-28
  仁宗盛治  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为“贞观”,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为“开元”、 “天宝”,而宋仁宗的年号众多为“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由于仁宗年号众多更变频繁,所以历史上不好以一个年号代表宋仁宗的盛治。由于天圣、明道十几年,仁宗并未亲政,主要由章献太后掌权听政与其共同治理国家。宝元、康定、至和各只有一两年时间,而庆历7年、嘉祐八年。所以历史上有“庆历、嘉祐之治”之称,尤以“嘉祐之治”为多。在这里我把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
  在历史上“仁宗盛治”在人民的影响并不亚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在众多学者文人的眼里甚至要超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清朝的小说无名氏写的《东坡诗话》这样形容仁宗盛治:“宋朝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这一代君王,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真个是: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这代表了几百年来“仁宗盛治”在民间世人眼中的地位。
  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宋论》中说:“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帝躬慈俭之德,而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所谓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
  明朝孝宗时翰林院庶吉士邹智在《立斋遗文》中说:“宋之英主,无出仁宗。夏辣怀奸挟诈,孤负任使则罢之;吕夷简痛改前非,力图后效则包容之;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抱才气有重望,则不次摺之。故能北御契丹,西臣元昊,而庆历、嘉佑之治号为太平,未闻一任一疑可以成天下之事也。”
  明万历文人天都外臣在《水浒传叙》中说:“小说之兴,始于宋仁宗。于时天下小康,边衅未动,人主垂衣之暇,命教坊乐部纂取野记,按以歌词,与秘戏优工,相杂而奏。是后盛行,遍于朝野。盖虽不经,亦太平乐事。”
  明文学家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宋仁宗赵祯(1010-1063)享朝四十二年,为北宋诸帝之冠。又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宋‘澶渊之盟’,至嘉祐八年(1063年)其死,(宋)已‘承平’近60年。”
  明代文学家瞿佑在《归田诗话》中说: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民安俗阜,天下称治。葬昭陵,有题诗道傍者曰:“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吏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过,春风吹泪洒昭陵。”
  明初学者梁寅在《梁石门集》中说:仁宗,其遏西夏之兵者,韩琦、范仲淹之功也;致“庆历之治”者,亦韩、范与富弼三人之力也。而帝之恭俭爱民,四十二年始终若一,真可谓仁矣。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7-28
仁宗朝出了很多的北宋名臣,对北宋的历史发展很有帮助。但仁宗朝也是北宋冗兵冗官政治的高峰开始,如果不是他直接就是神宗改制的话,北宋也许能够收复幽云十六州。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