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维新变法阶级基础

如题所述

早期维新派早年大多参加过洋务运动的实践,较清醒的认识到洋务派“舍本求末”,不可能抵御外辱,振兴中国,逐步抛弃“小变而非大变,貌变而非真变”的“自强”和“求富”的口号。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时主张“重官”,为军事服务;早期维新派则认为“重商”比“兵战”更重要,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战;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君主专制,而早期维新派则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议会政治。从洋务派中分裂出早期维新派,从中亦可看出“中体西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结果却为西学的传播打开了一个窗口,最终导致“中体”的崩溃。历史的发展往往是与人的主观意图相违背的,这就是历史辩证法。但是,早期维新派也有着很浓厚的封建残余,而且其思想并未形成一股社会思潮,在社会上的影响有限。

19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但在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就出现了政治倾向的分歧。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出现,当时维新派的活动条件较为有利。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维新思想有了新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比较全面、系统地发展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把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从而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含有减少变法阻力的策略意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这是90年代维新思想出现的新特点,但也暴露出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理论上的不成熟。资产阶级维新派还幻想帝国主义会支持中国维新变法,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维新派进行变法。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成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微弱,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相对于反动的封建势力而言,力量弱小。更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既不想推翻封建政权,也不敢触犯帝国主义,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将希望寄托在毫无实权的皇帝身上,最终导致戊戌变法的失败。另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刚刚诞生,政治斗争经验严重不足,这也是导致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通过改良的方式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03
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阶级基础
第2个回答  2008-02-03
阶级基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只答这点就可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2-03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